王启明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作者:苏水良 郭振栋
———访海天轻纺集团董事长王启明

    人物名片:王启明,海天轻纺集团董事长、福建省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国家产业用纺织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流行色协会副会长、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协会副会长、2006被评为“中国纺织行业十大创新人物”。 企业先后荣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纬编针织品开发基地”、“国家星火计划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中国流行色协会副会长单位”和“东华大学研究生、本科生培养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
 
    海天轻纺集团创办于1994年,历经15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纺织面料研发、纺织品和成衣生产、商贸及投资于一体,产业链配套完整的高科技纺织集团。目前,集团拥有20多家下属企业和机构,分布在泉州、上海、北京、厦门、广州、宁波、江苏、香港等地,并在海外设有分支机构,集团正在逐步建立健全配套的自主创新体系。
    先进的市场服务体系、强大的研发能力、一流的生产设备、高端的人才优势、完整的产业链、创新的发展理念,使得海天轻纺集团能够实现全新的发展模式,即科技、环保、时尚、创新、共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把握机遇 稳健创业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激发推动下,泉州大地掀起新一轮创业热潮,海天轻纺集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于1994年成立并进行纺织面料开发。尔后,凭借着过硬的专业技术、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先进的经营理念,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王启明说过,从来没想过从政等类似的事情,做企业、干出一番事业是自己最大的梦想。为了成就自己的梦想,王启明韬光养晦10年,深植工厂一线打根基。
    尽管王启明一直有着做企业的梦想,但当初那个大学毕业的小伙子并没有冲动得马上创业,而是深入工厂,学习了10年。1985年9月刚刚大学毕业的王启明,走进了泉州市第一针织厂(泉州侨光针织有限公司)。进厂后,他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工作,为针织厂提合理化建议,引进当时全国先进技改项目,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几年来历任车间主任、生产副厂长等职。”
    1994年,王启明毅然放弃公职,创立海天。然而这一时期是中国经济相对来说最为躁动的时期,不少的老板魂断于这个年代。认准了的事情就要做到底,凭借着自己在工厂一线厚实的历练和技术科班的出身,以及对客观形势准确的把握,王启明在一没资金、二没设备、三没厂房的情况下,与朋友自筹资金,白手起家。
    海天在王启明带领下,从一个小型企业迅速发展为一家拥有现代先进纺织设备,能独立开发和生产高档纺织品、服装,集工贸于一体的集团化企业。
 
拓展提升 迅速壮大
 
    以1996年创办泉州海天针织厂为标志,海天轻纺集团进入拓展提升、快速成长的发展时期。相继创办泉州海天针织厂及服装部(后整合成泉州海天纺织有限公司)、泉州海天染整有限公司等生产基地,成立上海投资与贸易运营总部、泉州发展有限公司,在香港、上海、宁波、广州设立销售公司,逐步形成包括纤维、织造、染整、印花、成衣、检测、物流、销售等环节的产业链,并不断延伸。
    王启明介绍说,一是建设上海青浦研发中试基地及快速打样中心聚集优势企业。吸引各类优势企业在此建立研发中心和进行中试转化,建立从原料开发、织造、染整、印花、成衣、检测及品质控制、中试及快速打样示范基地;与有关科研院校和重点企业合作建立染料、助剂、纺织新材料、产业用纺织材料及其制品、数字印花技术、环保型功能性面料及其成衣等研发机构和新项目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基地,构建从品牌商、研发机构到生产企业的协同创新体系。目前该基地已完成土建工程,进入合作项目引进阶段。
    二是创建中国流行面料工程研发(上海)产业基地打造纺织硅谷。目前,正在上海松江建设以打造“中国纺织硅谷”为目标、以产品研发为中心、以服务采购商和品牌商为指归,集贸易、展示、研发设计、信息交流、品检、物流和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国流行面料工程研发(上海)产业基地,下设纺织企业园区、创意设计园区、公共服务区等功能区,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纺织技术创新中心、流行时尚策源地和优质纺织品展示贸易中心。
    三是建设海天国际运动服装产业基地引领运动服装生产。该基地位于泉州鲤城区,规划建设用地284亩,计划总投资8亿元,拟引进40多家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构筑以市场为导向、以研发设计为龙头,包括成衣、面料、辅料等完整配套的运动服装制造快速反应系统和采购管理平台,为国际运动服装品牌商和采购商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该项目已于2006年底开工建设,项目达产后将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运动服装和面料制造中心、出口基地和贸易中心。
 
技术创新 打造品牌
 
    当前,传统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海天轻纺集团着力于自主创新,打造纺织硅谷,引领和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升级,由“制造”向“创造”转变的探索和实践,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贡献。
    海天轻纺集团之所以能持续地在创新的大道上前行,就是因为坚持“客户满意是海天的追求”,以市场的即期需求和预期走向作为产品研发的根本目标,紧紧把握世界纺织服装的流行趋势。
    为进一步贴近国际市场,及时捕捉市场信息,适应信息时代的市场竞争,海天集团在上海建立营运中心,加入中国流行色协会,加强与国际时尚设计公司联系与合作,形成快捷的市场信息反馈系统,同时导入X3协同制造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SCM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全程信息化,大大地提高运营效率。目前,正在着手建设中国流行面料工程研发(上海)产业基地,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提供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此外,从欧美引进世界一流的化验、打样和检测设备,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全过程产品质量控制系统,有效地保证产品品质,先后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ISO14001国际环境体系认证及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认证,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福建省名牌产品、福建省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生产的面料产品符合美国AATCC、日本JIS、欧共体OEKO-Tex Standard 100等国际先进标准,其中COOLDRY面料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内最著名的运动服装面料品牌,是阿迪达斯、耐克、李宁、真维斯、安踏等国内外名牌企业和英国国防部的首选面料。海天集团正是凭借着自主创新能力获得了跨越式发展,也验证了“不断自主创新才是企业走向成功的惟一道路”。
    王启明说,以1995年进行新型保暖面料摇粒绒研发为标志,海天轻纺集团进入自主创新阶段。相继建立泉州海天轻纺有限公司、泉州海天染整有限公司和上海研发基地,在国内率先开发了新型保暖面料摇粒绒、吸湿快干面料、新型生物基SORONA纤维及其面料、羊毛摇粒绒、Ecorona再生面料及Hytech高科技功能性面料六大系列产品,连续二十届入围中国流行面料,在07年获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同时公司承担多项国家和省市重大科研项目,取得多项项国家发明专利,“高导湿涤纶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制品一条龙开发”项目荣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整合资源 领军行业
 
    当代市场竞争已从企业之间转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海天轻纺集团建设上海青浦研发中试基地及快速打样中心、中国流行面料工程研发(上海)产业基地、海天国际运动服装产业基地的根本目标是,从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实际出发,采用价值链管理模式,吸引和聚集国内同行业创新力量打造联合创新平台,整合创新资源,突破共性技术,推进整体创新,提高我国纺织服装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王启明充满信心地说,面对国际市场竞争的新变化,海天轻纺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成功地导入供应链管理模式,依托中国流行面料工程,积极打造供应链联合创新基地和合作平台,联合国内纺织服装创新力量,致力构建纺织服装强势价值链,促进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尤其是以打造“中国纺织硅谷”为标志,集团积极致力于使纺织服装产业从“海天制造”走向“海天创造”,使集团成为“泉州海天”开始走向“世界海天”。

新闻来源:世界华人企业家杂志社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10-08-05 01:00:31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