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服务海西经济建设作更大的贡献

作者:海西

———福建省地勘局为海西建设提供全方位地质服务纪实 

    “海西应先行、地矿当先行”。这是省地勘局全面服务海西建设的“座右铭”。
    在人们印象中,省地勘局工作似乎就是找矿。但是,近十年来省地勘局不遗余力地实施“大地质”战略,提供全方位地质服务,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固有看法。该局党组主动应对海西发展的新需求,开展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不仅为我省建设海西提供了强有力的矿产资源保障,更是在建设生态省、防灾减灾、重点建设、城市建设和旅游业发展等领域提供了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工程地质、遥感地质、旅游地质、城市地质等全方位地质服务,是建设海西名副其实的“先行军”。这支用“三光荣”(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传统精神“武装”起来的地质队伍,在1999年由中央部委交省政府管理10年时间里,永葆地质工作者本色,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喝彩。

服务生态福建展现作为

    安溪的铁观音茶为何与众不同?剑蛏为何只生长在霞浦县沙头海滩?长乐、福安一些乡镇为何胃癌发病率偏高?福州为何多产富硒农产品?在《十万个为什么?》中不可能找到答案。为破解这些谜团,更全面地为海西尤其是为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省地勘局承担起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重任,历时6年、耗资数千万,对4.3万平方公里调查区域土壤的有益、有害元素含量及其种植适宜性和浅层地下水质量、运移规律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等作出了科学评价。随后又马不停蹄地转战到龙岩地区,将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延伸进山区,使我省成为全国首个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覆盖到山区的省份。
    该局推广生态地球化学成果的同时,还在福厦漳泉和莆田、宁德等6个设区市约5.31万平方公里区域,进行海西经济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与评价;实施海西宁德工业区综合地质调查和古雷半岛海水入侵综合研究等环境地质项目;参与全国1︰50万环境地质调查及信息系统集成与综合研究并获国土资源部科技二等奖。这些地质调查成果为“生态省”建设提供了详实资料,为城乡规划、建设布局、土地利用、农业结构调整、环境治理和地方病防治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引起了省领导的高度重视。

支撑防灾减灾展现作为

    今年第8号强台风“莫拉克”气势汹汹地正面袭击福建。省地勘局一接到强台风预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所属13个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技术支撑单位立即进入待命状态,派出专家协助当地政府排查地质灾害点,巡查地质灾害监控点,指导防范次生地质灾害。作为省政府直属专业厅局,省地勘局始终心系群众安危,积极投身地质灾害防治主战场。厦门九中南侧边坡排险治理、龙岩中心城市水毁道路边坡治理等一批群众关注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就是该局专家的“杰作”。地质专家成为政府防治地质灾害的“高级顾问”,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培训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少不了他们,防治山体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更少不了他们。哪里发生或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他们就第一时间出现在哪里。
    “吃水不忘挖井人”,曾经缺水地区的老百姓念念不忘为他们找水的地质队员。省领导关注的闽东沿海缺水问题,由于省地勘局主动介入“迎刃而解”。该局相继在霞浦县三沙、盐田和福安市湾坞、下白石以及福鼎市沙埕等地施工了10多口供水机井,解决了3万多人的饮水问题;在平潭等海岛和一些缺水地区开展了水源地勘查,解决了当地生产生活用水的“燃眉之急”。

参与重点建设展现作为

    福清核电站、宁德核电站、沈海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温福铁路、江阴港……在八闽大地上,几乎每一个高速公路、铁路、港口和核电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工地,都有承担地质调查评价或工程勘察施工的福建地矿职工的身影。为了我省重点项目建设,省地勘局所属的勘察施工队伍勇当“开路先锋”,把重点项目“会战”当成家常便饭。在双永(永定-永春)高速公路工地,该局的一支工程勘察队伍调集了140台钻机开展“大会战”,保质保量完成了900多个钻孔3.9万米进尺工作量;在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的福州海峡会展中心工地,同属该局的一支施工队伍集中了60台设备进行“攻坚战”,按鲁班奖标准完成了全省最大的桩基工程施工任务……
    海西建设为地质队伍提供了大舞台。该局不仅在重点项目建设中大显身手,而且在新农村建设测绘、矿业权核查、土地整理测绘、地籍调查方面也是业绩斐然,还多次摘取国家测绘金奖。同时,还发挥遥感地质独特优势,参与“数字福建”建设,正在着手建设《福建省遥感影像共享和技术服务平台以及遥感影像专项数据库》。

助力海西旅游展现作为

    最近,海西旅游喜讯频传:我省地质公园“家族”又添“新丁”。在省地勘局技术支持下,福安白云山、连城冠豸山通过国土资源部评审成为第五批国家地质公园,宁德(白水洋、太姥山、白云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也已拿到参加2010年世界地质公园评比的入场券。至此,我省已有1个世界地质公园、10个国家地质公园(占全国总数近5%)、2个国家矿山地质公园以及4个省级地质公园,跃居地质公园大省,其中的泰宁世界地质公园还是“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在一个个地质公园成功申报的背后,无不凝聚着省地勘局地质专家们的智慧和心血,这些幕后英雄在推进海西旅游业的发展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0年以来,该局在所属单位内部专门成立了从事旅游地质工作的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中心,通过挖掘旅游资源内涵,提高风景名胜品位,“助产”了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和屏南白水洋国家地质公园以及上杭紫金山、福州寿山国家矿山地质公园等一批知名度很高的地质公园。目前,该局正在推动泰宁丹霞地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和宁德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继续支持各级政府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省级地质公园、矿山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提供旅游地质服务,助力海西旅游业发展。

推动城市发展展现作为

    今年7月,省地勘局又一次超前采取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大动作”:先期筹措大笔资金,调集精兵强将对251平方公里的平潭岛进行综合地质调查,为省政府及福州市政府高起点建设福州(平漂)综合实验区提供地质科学依据。目前,该局不仅提前完成了项目设计方案,还超前派出“先遣部队”上岛开展地质调查。该局的主动作为、超前服务,得到了省政府认可,也再次加深了人们对“地矿当先行”的印象。
    多年来,省地勘局开展的城市地质工作,为我省城市的高水平建设和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目前,集前瞻性、战略性、科学性、综合性、动态性于一体的厦门市城市地质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将为厦门的城市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选址提供基础性岩土工程地质资料,评价适宜的应急地下水源地,规避海岸带建设风险等,避免城市建设重大决策失误,提高城市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全省地热资源,尤其是海西中心城市的地热资源,经过该局的不懈努力“真相大白”,已在全省各地共探明192个地热温泉点。与此同时,该局的地热钻井队伍继施工全省第一口大口径千米地热深井——福州御泉花园井后,所施工的厦门园博园XL1号地热井名列全国综合排名第八名。如今,全省最深的地热井——位于福州市六一环岛路段的XG12地热井正在向深部钻进,将为福州建设“中国温泉城”添上浓墨重彩一笔。
    “融入海西天地宽、服务海西求作为”,省地勘局党组书记、局长邵旭深有体会。在国务院支持海西意见出台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后,该局党组按照“四求作为”的要求,从为海西提供矿产资源保障、全方位地质服务、闽台地质领域交流合作三大方面,迅速提出了23条具体实施意见,要求全局干部职工始终不渝地弘扬“奉献、牺牲”精神,强化“责任、担当”意识,树立“效能、效率”观念,增强“先行、创新”能力,在加快海西建设中求作为、有作为、大作为,无愧于福建省地质工作主力军的称号。

新闻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09-09-16 17:08:43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