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要注重人才的培养

作者:徐放闻
  当今世界的竞争,实际上是综合经济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的竞争。振兴民营企业,核心是产业的振兴,关键是人才的竞争。
    自对外改革开放后,中国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有资金、人才和管理等三大问题,而人才问题是最为重要的问题。
    民营企业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企业成长与人才培养之间的抉择。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是机会导向型,因此重视企业的发展,轻视人才培养。而这种只看一时效益看不到因缺乏人才造成的长期发展后劲不足,是非常危险的。
    福建省的民营企业崛起较早,许多民营企业开始组建时都是由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一起投资创建的,形成了家族式企业,企业的所有管理人员也都是家族成员,他们靠果敢和“霸气”起家,打造了创业的辉煌,而当进入科学创新时代,因为抵制外来人才参与管理,缺乏人才造成企业落伍。所以,民营企业对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有些民营企业家由于受传统和习惯势力影响较深,缺乏引才、爱才、用才之心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靠家族式的管理来经营现代化的企业,忽视了技术创新和人才作用现象。这种模式一方面导致企业决策缺乏科学性,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损害了员工的积极性,不大胆使用人才,无法让员工把自己融入民营企业这个大集体。“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一些纵有才能在企业难以发挥的员工,只好在找到比此地更适合他施展才能的企业时,便会毅然辞职离去,造成这家企业的人才缺失。
    福建省许多民营企业由于是从家族企业起步,企业管理者只满足于企业尚能在现有环境中勉强立足的现状,不愿花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引进高素质人才,使企业发展速度缓慢,甚至丧失难得的发展机遇。
    有些企业家缺乏长远的用人眼光,企业在人才市场招聘时往往以优厚的工资待遇、良好的工作条件来吸引人才,许多人才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带着一腔热情纷纷加盟,但等到了企业之后,企业不能或不愿兑现承诺,甚至把应提供的工作条件和有关待遇视为额外支出,将人才成本压到最低,因而出现了人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现象。
    有些民营企业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因先天不足,但自己又不重视学习,只是把希望寄托在管理能力比自己强的人才,往往会让企业遭受到巨大损失,甚至企业失控。
    泉州市是福建省民营企业的摇篮,闽南人的敢打爱拼能赢的性格,造就了他们创办企业的热情。许多企业家善于在创办企业和企业运营中不断总结经验,他们爱惜人才,不仅敢以高薪聘请人才,而且给企业人才以各种优厚待遇。许多民营企业为留住人才,为企业人才购房、购车,让他们能够安心在企业工作。还有许多企业,让企业引进的真正人才以资金入股企业,使他们成为企业的主人,让他们死心踏地地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努力,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正因为这些企业家的爱才观,铸就了他们企业的辉煌,企业越做越大,甚至成为海内外著名的品牌企业。
    所以,民营企业家要有正确的人才观,企业不仅要重视人才,勇于打破家族成员的牵制,要有爱才、求才、惜才之心,企业家自己本身要在不断学习创新管理经验的同时,要有计划地培养人才,“为我所用”,才能把企业办得更加红火,才能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新闻来源:闽商杂志社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09-06-07 15:57:40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