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交流合作泉州鞋产业迎来新机遇

作者:东方
  泉州市鞋业商会会长、特步中国有限公司总裁丁水波表示,建设“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战略定位的提出,是一个促进地区产业发展的有力措施,泉州制鞋产业迎来了两个很好的机遇:推动产业升级发展机遇与化解全球性金融危机压力的机遇。

两岸交流与合作将更直接、全面

    丁水波说,一方面,泉州的制鞋业在亚洲金融风暴后,经过近年来的高速发展,一批企业的规模与品牌影响日益扩大,后奥运时代的泉州鞋业进入了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升级的阶段,产业的技术、设备、人才、管理、营销等方面亟待进入新一轮的升级竞争,泉州鞋业正迎来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而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意见的提出提振了业界的信心,如何借助新的政策机遇加快推动产业升级是泉州制鞋业面临的机遇与考验。另一方面,去年以来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泉州鞋业外向型企业的冲击很大,“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战略定位的提出,对于经历全球金融风暴的外向型企业来讲,犹如寒冬中的一股暖风。“只要政策上给予重视,泉州的外向型企业就能走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阴影。”他说。
    丁水波分析了泉州制鞋产业打造有竞争力制造基地的有利条件。他说,虽然鞋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不容置疑的是国内和国际鞋业市场依然需求旺盛,一旦有宽松政策与环境,泉州的制鞋业可以迎来全球金融风暴后的第二个春天。首先,泉州鞋业发展至今历时20多年,拥有丰富的市场运作、规避风险的经验。其次,泉州鞋业产业链完善,产业集群已成规模,产业布局集中,区域特色突出。晋江陈埭鞋材市场是我国著名的三大鞋材市场之一,具有包括门类齐全的鞋机、五金、化工、鞋材等在内的完善配套体系;晋江安海皮业、惠安百崎橡胶业现已成为福建省最大的制革基地、集控区和全省主要橡胶、鞋底生产地;以石狮市为主的真皮休闲鞋生产基地,及南安市的洪濑镇、九都镇为主的童鞋生产基地,由于产业链较为完整,成本优势带来整体竞争优势。再次,一些龙头企业已经形成,泉州市规模以上企业216家,实现产值近200亿元,占鞋业总产值近一半,涌现了富贵鸟、安踏、特步、匹克、三六一度等一批能带动全市制鞋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他认为,有关方面对鞋业制造基地的重视,应该会体现在技术扶持、政策支持等方面,在技术、管理、工商财税政策及市场环境的规范管理和引导等方面将加大扶持力度。
    丁水波认为,《意见》着重强调了台海关系的协作与发展,未来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将更直接、更全面。这些除了能为泉州制鞋行业带来更多技术和管理上的交流外,还将在新市场开拓、资本投资等方面带来更丰富的资源。

重新定位和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

    泉州市鞋业商会副会长、匹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景南认为,《意见》的发布,给泉州制鞋产业带来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而此时,如何制定一个好的对策,抓住机遇,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变得很重要。
    许景南认为,加大泉州制造业基地建设,还要放眼大局,把制造业未来发展与泉州城市发展的定位相结合。他说,对于海西经济区意见,各方在看到机遇的同时还要有忧患意识。从内部方面讲,泉州制造业的发展既面临着土地少、高素质人才短缺等瓶颈,还有着制造业总部经济建设步伐的落后及工业园区功能配套服务与建设还不全面等缺陷。他认为,加大制造业的建设,有关工业园区的政策要长远稳定,在配套上要有全局的服务意识。他说,规划一个工业园区,不是厂房搬进去就完事了,还要把生活区配套功能给考虑进去,多方面考虑工人的生活需求。比如有线电视网是否配齐、公交车路线是否跟上等问题。“人才是随着载体走的,如果没有大的企业,人才不会来,如果没有好的环境,人才不会来。要吸引更多的人才,需要企业与政府共同努力。”他说。
    许景南表示:“我们在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和放弃传统制造业的重要性。新的政策形势出来后,我们可以适时重新定位和推动传统制造业进一步升级,去解放思想利用起各种资金。在扶持制造业的方面,虽然还有不少矛盾要解决,但两害相权取其轻,应从大局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给企业休养生息的时间,以牺牲短期利益获取长远优势。我们在这个时候需要有清醒的意识,认识到机会与竞争并存,结合泉州的产业优势特点,去科学定位,抓住机遇,规划一个好的蓝图。”
    品种丰富、价格低廉一直是温岭鞋业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然而这也成为了温岭鞋业继续前行的绊脚石。太多样的鞋类品种计温岭鞋业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主打品牌,“东鞋”逐渐“西移“让温岭鞋业的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迷失方向的温岭鞋业,面对金融海啸的席卷,就像一只迷途的羔羊,随时有掉进虎口的危险。
    位于温岭市城北街道的冠奇鞋业是温岭市增革协会城北分会的会长单位,基于鞋业发展的现状,公司只开了两条生产流水线,与往年相比,这样的情况有些不尽人意,但在温岭,冠奇鞋业有限公司还是属于发展稳健的企业之一。公司总经理蔡女士表示,日前温岭鞋业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缺少自己的品牌,很多企业都是根据市场的销售情况,看哪一类鞋子哪些款式好卖就生产哪种雄于,本身没有固定的生产类型和主打产品,所以一危机来临,市场需求萎缩的背景下,温岭的很多鞋企便处于停下和半停工的状态。而稍微有点规模的鞋企尽管也没有开发部,但还处于对广东鞋甚至温州鞋的模仿阶段,并没有自己开发的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更谈不上自己的特色产品。所以对温岭鞋企来说,鞋业市场的流行趋势或许是鞋企想要获取的信息之一,而对于出口型企业来说,国家的宏观政策或许对企业的出口具有导向作用,外交上的一些变化可能造成鞋企出口的改变。蔡总表示,最近法国方面对中国出口法国的鞋子要求就比较严格。令蔡总担心的是,缺少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又得不到充分的市场信息的话,温岭鞋业将走向何方?
    “温岭鞋业失去了发展方向,形成了恶性循环“,当被问及温岭鞋业现状时,从事鞋样设计十几年的温岭奔腾鞋样设计学校的梁老师如是说:“目前温岭生产的鞋子很杂,尽管获得了‘中国鞋业名城’的称号,但却没有像东莞、泉州、温州一样,形成自己的特色主打产品,尽管有台州宝利特鞋业、浙江卓度鞋业、浙诺尔鞋业等发展势头良好的龙头鞋企,但大多数企业依然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如此下去,温岭鞋业将钻进死胡同不能自拔。”

新闻来源:东方早报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09-05-27 09:55:28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