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航空:白鹭翱翔必将更加豪迈

作者:沈子琨 李朋
  编者按: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孕育于海西,根植于海西,成长于海西的厦门航空,在民航局、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发扬海西人民爱拼敢闯的精神,奋勇向前,锐意进取,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充分展示了海西企业勃发向上的精气神。“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迈向“十二五”的新征程,“蓝天白鹭”将以更加矫健的新姿,为海西腾飞在21世纪广袤的天际,插上坚硬风翼! 
    我们被一种价值判断的吸引走近她。
    2010年,厦航人奋力前行,苦干实干,用大追求、大气魄、大动作书写下了跌宕起伏、催人奋进、温暖人心的答卷。
    这支驰骋于我国民航业的队伍,秉承一贯爱拼敢闯的精气神,经过二十多年来的探索、实践与搏战,以其坚毅的意志、开拓的精神、独创的风格和持续的效益享誉社会。连续24年持续盈利、发展高于行业增速及最低旅客投诉率,均屈指行业。

抢抓机遇  创新发展 

    许多人眼中,厦航只是一个地方航空公司,并无大的发展出路。然而厦航人硬是找出路、把脉搏、寻发展,自觉地融到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去。
    发展面前,厦航人换了个视角看自身发展环境,对台优势、八闽侨乡、自然地理地形,牢牢抓住海西经济区建设的大潮,奋发前行,抓住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合理定位,科学发展,创新发展。
    “厦航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要靠发展,实现‘十二五’目标要靠发展,打造 ‘独具特色,顾客首选’的航空公司归根结底也要靠发展,厦航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抢抓机遇谋发展。”厦航总经理车尚轮如是说。
    领导的关怀,让厦航人备受鼓舞。2010年大年初一,胡锦涛总书记亲切接见厦航女飞行员洪连珍,总书记的殷殷期望和关怀更加坚定了厦航做优、做强、做长的决心和信心。
    着力推动“局省会谈”,科学谋划发展,寻求发展途径。2010年2月1日,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黄小晶带领省市领导以及厦航领导赴京同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就福建民航事业的发展进行磋商,双方开诚布公的会谈,让在场的所有人看到了福建民航业发展的希望。“看到福建省委、省政府对民航业发展如此重视,我们深受感动,支持福建民航业发展我们责无旁贷。”李家祥局长当场表示。
    会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极支持福建新开、增开国际、国内航线航班;尽快实现福州与全国所有省会城市通航;支持福建先行先试打造闽台空中直航枢纽,抓紧争取增开两岸直航航班航点,积极打造海西现代物流集散中心……一项项共识,给厦航的发展注入了力量。
    由此,“局省会谈”的大幕拉起,并逐步深入,得到了有效的落实。“福建航空发展应充分发挥厦航的主体作用”,第二次“局省会谈”再次明确了厦航在福建航空业发展中的地位。
    与中国电信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厦门市地税局加强沟通联系……一系列的合作共识,让厦航未来发展的路子越来越宽。
    2010年年末的增资扩股无疑更是让外界、让世人对厦航刮目相看,注册资金由原来的12亿元增加到30亿元。
    新股东的引入,为厦航未来发展提供了70亿元左右的资金,可解决购买20多架B737-800飞机的资金来源,进一步降低了厦航资金负债率,增强资金能力、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进一步巩固了南航和厦航在国内民航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和盈利能力。
    同时,新股东入股后,有利于厦航进一步改进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确细化三会的职权,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并将会积极促进厦航与河北航投的各项合作,为厦航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并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
    抓住机遇,发展就会领先一步;痛失机遇,发展就会落后多年。战略机遇面前,厦门航空丝毫不放松,抢抓机遇,为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创造全新的契机。

安全运行 领先行业

    安全对于航空运输业来说是生命线、是民航永恒的主题。2010年厦航全年安全飞行21.8万小时,比“十五”末翻一番,没有发生人为事故征候及以上不安全事件,实现安全年。
    2009年获得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颁发的IOSA安全杰出贡献奖、2010年成为中国民航首家获得安全管理体系(SMS)运行规范航空公司、防空停措施被GE向全球用户推广……厦航一项项安全记录被行业称赞。
    在厦航,每月都有安全运行分析会、每周都有安全研讨会、每天都有安全飞行计划会,据不完全统计,厦航每年召开的安全方面的会议达500余次,安全已成为厦航发展中的永恒主题,成为每一个厦航人生存的潜意识。
    科学发展,安全先行。3月23日,民航局副局长李健向厦航颁发了中国民航首家安全管理体系(SMS)运行规范的航空公司,获得SMS运行规范是厦航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厦航的安全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同时,厦航SMS的建成运行对全行业SMS建设具有示范推广意义,也为民航局开展SMS补充审定工作提供了实践依据。
    从IOSA安全杰出贡献奖到中国民航首家安全管理体系(SMS)运行规范航空公司,厦航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走得从容。“安全运营任何时候都不容忽视!”厦航党委书记洪荻生表示。
    7月14日至15日,局方“加强发动机工程维修管理、控制发动机空中停车”适航研讨会召开,会议认为,厦航自主研发制定的发动机监控方法,能够发现早期异常现象和规律,对发动机空中燃油流量最低流量进行统计分析和监控,是现行阶段行之有效的防空停手段之一,此经验已在华东地区验证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
    同时,厦航有效实施的防空停措施被GE公司向国内航空公司全面推广使用。
    强化意识,构建机制,多策并举,确保安全,2010年,厦航全面推进“手册飞行员”建设,规范飞行员操作程序、严格按手册办事,减少飞行中的一些随意性动作,减少发生错误的可能性,为实现持续安全强基固本。
    2010年,厦门航空安全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宏观掌控能力进一步提升,安全隐患逐步消除,安全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安全风险管理意识深入人心。

服务大局 履行责任

    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
    作为唯一一家总部位于海峡西岸的航空公司,厦航迅速响应,并进一步调整在海西的发展规划,积极抓住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确立了省内各基地市场份额的“5678”目标(厦门50%、福州60%、泉州70%、武夷山80%),投身海西建设大潮。为海西经济发展再创辉煌,成为所有厦航人的热切期盼。
    《意见》公布两年来,厦门航空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国务院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部署,积极服务大局、服务闽台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010年,新年刚过,1月6日,厦门航空台湾分公司正式成立。台湾分公司的成立贴近台湾市场、服务台湾同胞,促进台湾旅游,强力打造两岸民众往来的便捷通道和重要的中转枢纽,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打造以“白鹭两岸飞,闽台一家亲”为主题的温馨之旅,为台湾同胞提供了安全、舒适、便捷的优质服务。
    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关心下,厦航2010年7月获准新增大陆与台湾间航班18班,新增航班数居各航空公司之首,截止2010年底,从福州、厦门往返台湾的航班达到每周26班。
  作为侨乡,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华侨达1088万人,针对于此,厦航着力打造“乡情航班”,11月5日,厦航开通泉州—澳门的航班。泉州作为中国著名的侨乡和历史名城,与澳门的商缘相连、人缘相亲,特别是海西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两地的交流更加紧密,厦航航班的开通为泉州的对外交流合作,也为区域经济的腾飞插上了强劲的翅膀。
    为加快支持发展全省旅游产业和支持闽北老区经济建设,厦航克服新开航线、季节性航线、低收益航线等多种经营困难,分别开通“厦门—武夷山空中快线”、武夷山—上海浦东、连城—福州—北京的航线。“厦门—武夷山空中快线”的开航是厦航贯彻《意见》重要举措,武夷山不仅景色优美,同时,武夷山地处海峡西岸,与台湾之间的直线距离短,对台湾游客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长期以来,由于交通瓶颈的制约,武夷山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开发不尽理想,难以形成较为经济、便捷、顺畅的旅游线路,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需求。“厦门—武夷山空中快线”的开通推进了闽台合作重要基地的建设,把武夷山打造成台湾游客的重要目的地,构筑起闽台旅游经济圈,成为最具特色的福建旅游名片。
    积极服务海西经济建设,厦航持续推动福州、厦门两地区域性航空枢纽建设,努力突破航班时刻瓶颈,重点增加了省内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深圳等干线的航班密度。
    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是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一个能持续发展的企业,必然是一个既能创造较多利润、又能积极回报社会的企业。厦门航空的发展史就是企业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的发展。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震,地面交通和通讯完全中断,唯有空中交通运输线发挥作用。地震发生后,厦航第一时间启动突发事件应急保障预案,优先运输救灾人员和物资,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向灾区捐款80.1万元。
    保障世博、服务亚运。世博会、亚运会期间厦航严抓安保工作,提升优质服务。世博会期间,厦航克服航班生产任务重的困难,先后全力调派60名优雅靓丽的空姐服务福建馆,她们不仅传递着福建的形象,还延展着厦航的优质服务。每天都有10名厦航空姐,从5月1日到10月31日长期驻守福建馆,为全世界的宾客提供礼仪引导、讲解,并为福建馆其他工作者进行礼仪培训。“厦航是福建的形象”厦航空姐服务世博受到了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的称赞。
    “九八”投洽会、珠海航展、专包机航班保障……厦航不断践行着一个优秀企业的社会责任。

厦航经验  值得称颂

    实践证明,不论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还是在人才队伍建设、或是在职工福利上,2010这一年,在厦航26年的发展征程显得尤为重要、尤为突出。
    2010年,厦航机队规模达68架,特别是近两年厦航加快飞机引进速度,净增飞机26架、安全飞行21.8万小时、运输总周转量16.5亿吨公里,分别比“十五”末翻一番。
    2010年,厦航顾客满意度达到95.99,同比提升了3.69%;有效投诉率百万分之零点零七,在民航各主要航空公司中投诉率最低,航班正常率位居民航前列,实现“保二争一”的目标。
    2010年,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国资委副主任金阳、国资委监事会主席杨坚、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等领导先后到厦航视察,对厦航的各项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其中,国资委监事会杨坚主席专门组织撰写了题为《厦航23年连续盈利的经验与启示》的调研报告,称“厦航的经验很值得学习借鉴”,调研报告对厦航保持23 年连续盈利的经验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总结了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调研报告并由国资委下发全国国有重点大型企业,厦航经验成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典范。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发挥政治优势,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2010年,厦航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切实增强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以“把方向、抓学习、强班子、带队伍、干实事”为导向,以抓班子、强队伍、促和谐为着力点,着力建设“四好班子”,对组织结构及管理岗位设置进行了优化调整,配齐、配强各单位的领导班子,一批有朝气、有精神、有状态、德才兼备的干部走上了新的领导岗位。
    让职工共享发展带来的成果,厦航推行薪酬制度改革,实施全员绩效考核,不断提高员工收入,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2010年,公司员工年平均收入同比2005年增长了1.51倍。成立职工服务中心,为员工提供一站式服务。除按法规要求全面确保职工享有法定福利外,厦航还积极为职工提供住房、健康、养老、疗养、关爱等多种福利计划。持续按照职工1.2薪的标准(近1.1亿元)投保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并探讨逐步转换为企业年金模式,并按100%的覆盖面投保团体意外险。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累计已报支自费医疗费用67万元。
    “感动顾客、成就员工、回报社会”已成为厦航人的使命。
    2011,厦门航空大发展的蓝图,已徐徐展开,如今的厦航正紧跟海西建设的鼓点,迈着豪迈的步伐向前,再向前!

新闻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11-03-15 17:42:13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