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厚实的塔基才有高耸入云的塔尖

作者:张颖

———福州一中连续多年入围全球青少年科技竞赛决赛侧记

    5月11日—16日,第61届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荷塞市举办。福州一中高三女生吴其瑾同学以研究项目《生防真菌对柑橘害螨的生物防治研究》荣获大奖赛学科大奖个人项目二等奖、专项奖——美国统计协会荣誉奖。她所获奖项为本届中国队最高奖项。福州一中从2004年起,几乎每年均有一个项目入选国家队赴美参赛。共有5个项目入围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冬令营,4个项目入围在美国举办的决赛;其中3个项目在决赛中夺得学科大奖,成为福建青少年科技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吴其瑾此次入选的项目是《生防真菌对柑橘害螨的生物防治研究》。这个经过2年研究的课题一路过关斩将,先后获得了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英特尔英才奖和周培源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最后直通有着全球青少年科学竞赛“世界杯”美誉的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决赛。

浇水浇出的课题

    吴其瑾的说法,这是她帮妈妈浇水浇出的“成果”。吴其瑾的妈妈喜欢养花草,她家的阳台上摆满了花草树木。一天帮妈妈为花草树木浇水的吴其瑾在金橘树上发现了红色的小螨虫,经过上网查阅,她得知这叫柑橘红蜘蛛,是一种柑橘类常见的害螨。以往的防治手段就是喷洒化学药剂,“这样对食用安全威胁大,污染环境,而无公害的生物防治手段是否可行?”吴其瑾的心中开始有了创新的萌芽。
    与生物老师进行交流后,吴其瑾在福州周边的柑橘园进行了田间调查,“主要就是采集样本,然后带回进行实验室培养,最后分离了一种真菌对红蜘蛛的幼虫能够有效侵染,对此种病虫害有比较理想的防治作用,这是以往文献从来没报道过的”。
    吴其瑾说起课题言简意赅,但是科学实验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科学实验的设计对于高中女生而言,不是简单的事情。“当时的实验要求在2-3个月内必须完成,几乎占用了所有的课外时间,还请假去大学的实验室里做实验”。以前看起来很遥远的科学实验过程就由十六七岁的小女生一步步完成,“不仅提前体验大学实验方法,还掌握了很多科学思维方式。为了参加国际比赛,我还专门设计了田间实验环节,就是把真菌晕染的无纺布条挂在病树的枝条上,看具体的抑制效果。”吴其瑾说起收获如数家珍。

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中教务处副主任苏健老师表示,“有厚实的塔基,才有高耸入云的塔尖”。福州一中一贯重视科技教育,把课题纳入学校常规教学工作之中,支持教师和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活动,调动了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每周五下午,在高一、高二年段正式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每个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课题,根据兴趣课题选择老师。每周师生可以进行实时交流,期末提交课题报告,还把优秀成果汇编成册。
    几年努力,福州一中已建立了研究性学习→创新课题的研究模式,研究性学习的广泛开展是创新赛事不断取得优异成绩的宽厚基础。吴其瑾等人的涌现,可以说是该校多年努力的结果。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可以打破行政班级界限,根据自己的课题选择老师,而且利用通用技术课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锻炼他们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充分利用地处福州大学城的有利地理位置,让高一的孩子进大学正规实验室参观,进行启蒙。而研究性学习课程则是平台,给他们提供试验田。”苏健补充说。
    吴其瑾的指导老师张群林说,大学城的资源共享给高中生带来了好处,“这次其瑾的项目就得到福建农林大学王连德和黄健两位教授的指导,而且提供了很好的实验室条件”。
   不仅仅为了成绩,更远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重视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我们90%介入课题的学生成绩都得到提升,做课题研究不仅不耽误学习,而且某种程度的一心两用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培养更好的学习方法”。据悉,小吴在准备课题的过程中,还参加了美国高考SAT考试,目前已经得到了2所美国大学的青睐。

新闻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10-05-21 16:09:06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