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正在崛起的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

作者:苏水良
———访中共福州市委常委、福清市委书记陈大强

    福清市简称“融”,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枢纽和福建省会中心城市福州的南翼,是海峡西岸经济增长的重要区域。2008年,福清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1.5亿元,比增13%;工业总产值932.8亿元,比增19.5%;财政总收入43亿元,比增21.6%;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20位,综合创新能力跻身全国县级城市第11位,经济综合实力多年位居福建省各县(市)前三位。
 
推进港口建设
 
    福清市海岸线长达408公里,占福建省海岸线总长的10%,其中深水岸线117公里,可建5-30万吨级深水泊位100多个,拥有江阴和元洪“南北呼应”的两大港区,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现已建成和在建的5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0个。江阴新港作为福建省确定的两个集装箱码头之一,现已开通西非、欧地、中东、东南亚、日本、韩国、美西等7条国际航线和香港、台湾直航航线以及内贸内支航线,2008年集装箱吞吐量39.3万箱。
    福清市认真落实福建省委、省政府建设“海洋强省”和福州市委、市政府推进“南北两翼”发展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深水良港的优势,严格遵循《福州市港口总体布局规划》,按照“深水深用、浅水浅用、集约利用”的要求,有序推进临港综合开发建设。
    陈大强书记介绍说,福清港口的建设,坚持泊位建设与航线开辟同步进行。在泊位建设上,福州新港(江阴港区)、元洪港区齐头并进,形成了南北呼应之势。福州新港规划岸线8370米,可建深水泊位30个,已建成1-5号集装箱码头、14号滚装码头和国电配套煤码头等7个泊位,在建的有6-7号集装箱码头、10号化工码头等3个泊位。元洪港区规划岸线4290米,可建深水泊位18个,已建成元载多用途码头和元洪散杂货码头2个泊位。在航线开辟上,着眼于拓展货源、吸引更多的货源从江阴港区集聚,积极吸引船代、货代企业来江阴经营业务,大力开辟新的国际航线。目前,福州新港已开通了西非、欧洲地中海、东南亚、中东、韩国、美西、欧洲7条国际航线和香港、“两岸直航”等航线,全球“十大航运公司”中的马士基、地中海、长荣等7家公司的船舶或货柜在江阴港区运作。2008年集装箱吞吐量达39.3万标箱。
    目前,江阴开发区入区企业75家,形成了医药、电力能源、仓储物流等临港产业雏形。2008年该区产值突破50亿元。元洪投资区已入区企业110家,初步形成东区食品和西区轻工两大重要特色产业。2008年工业总产值53.7亿元。
 
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福清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切实把工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加快载体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和提升产业层次上,认真实施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战略,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着力打造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
    近年来,福清市进一步明确产业导向,加大配套投入,全力推进各类工业园区建设。2005年福清出口加工区和福清显示器产业园两个国家级品牌正式获批。2006年、2007年分别规划建设了洪宽台湾机电园和福清光电科技园。福州(江阴)保税物流园区于2008年7月2日正式封关运作,成为配套工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平台。目前,福清市拥有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江阴经济开发区、元洪投资区三大工业区和福清出口加工区、福州(江阴)保税物流园区两个海关特殊监管区,以及国家级显示器产业园和光电科技园、洪宽台湾机电园等多个专业产业园区。
    陈大强书记介绍说,福清依托各个工业园区,大力开展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推动项目向园区集聚、与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配套对接,各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逐步显现。2008年,融侨、江阴、元洪、镜洋、龙田五个工业园区共实现产值784.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9.9%。融侨开发区以10平方公里的土地创造了600亿元的工业产值,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玻璃、机电制造、塑胶管材、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特别是电子产业依托国家显示器产业园,围绕冠捷、捷联龙头企业,共集聚带动了58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了配套比较完整的产业链。而且随着光电科技园建设的快速推进,福清市电子信息产业又将迎来一个新的提升期。
    目前,福清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7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24家;企业技术中心21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5个、福州市级15个;全省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上市企业16家,融资总额超过了30亿元,居全省前列,另有上市后备企业15家;中国名牌产品4个,中国驰名商标3枚。2008年,福清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6.4%;70家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75%以上;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7%、12%。
    最后,陈大强书记告诉记者,福清主动融入海西建设大局,深化激情创业,提升发展站位,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推进融台合作,深化改革开放,提升产业层次,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把福清打造成为海峡西岸对台交流合作重要前沿平台、集装箱主枢纽港、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和现代化宜居城市,努力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省会中心城市发展中当先锋、求作为、争先行、作贡献。(载2010年第5期总第75期,华人时代杂志社,P12—P13页)

新闻来源:华人时代杂志社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10-05-19 16:17:15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