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是发展的重要一环

作者:梁伟新
  胡锦涛总书记考察福建时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首先是规划一体化。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结合近年来邵武城市建设管理实践,我体会到规划至关重要,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可以为城市的建设管理打下科学决策的基础。
    近年来,邵武在加大城市建设过程中,规划先行。1978年,邵武开始编制城市总体规划,1982年获省政府批准,是全省首个正式批准的县级城市总体规划。2000年后,邵武聘请专家学者对区域发展、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进行论证、规划,完成了覆盖城建、土地、工业、旅游等多个方面的城市规划,城市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达65%以上,为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科学具体的规划指导,确保了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决策科学。邵武成立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的城市开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城市建设中的重大事项,确保各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按照优先发展城市中心区、加快发展中心镇、积极发展中心村的思路,加快乡镇规划步伐,努力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格局。加快乡镇规划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做好村镇规划建设,2006年以来,先后完成10个乡镇所在地和48个中心村的规划编制,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由于城市建设和管理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因而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有效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光有科学的规划还不够,还必须建立健全完备的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法律体系和运行机制,有效运行。
    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在城市建设投入上,注重转变观念,变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一条腿走路为市场化运营、多元化融资。加大政府投入。对城市建设配套费、城市维护费、人防异地建设费等,做到足额收取、全额预算、全部投入。近两年,政府财政投入城市建设资金总额达2亿多元。搭建融资平台。成立市城建国投公司,通过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方式,先后向开发银行融资4亿元,用于城市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道路沿线土地开发,提高土地收益,实现城建项目资金平衡。土地收储聚资。树立新的经营城市理念,确立土地招标拍卖和收购储备制度,筹措城建资金。加大对改制企业、“退城进园”企业土地收储力度,盘活土地资源。强化资产运作。推动国有资产拍卖、变现,筹措城建项目资本金。利用民间资金。推进城区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尤其在城市拆迁和绿化建设方面运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推动城市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同时鼓励社会捐建。
    建立完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管理责任具体化。把城市管理作为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的重要环节来抓,明确责任主体,实行划片包干,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营造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浓厚氛围。管理环节规范化。在规划管理上,严格执行规划“一书两证”制度,依法拆除违章建筑。管理手段人性化。把严格管理和周到服务结合起来,为市民提供方便,如清理占道经营行为,同时保留临时市场;开展乱贴乱画专项治理,同时在市区设立40多处信息发布栏,为市民发布信息提供方便。管理方式常态化。加强城管队伍建设,组建城市综合管理公司,由优秀退伍军人组成,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
    进一步规范村镇建设。依照《城乡规划法》加大村镇建设规划管理,完善村镇建设“一书一证”审批管理制度;落实节能、节地要求,对农民住房建设选址进行把关;加强农民住房的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免费向农民建房户提供《农民住宅通用图集》,普及住房建设技术与质量安全知识,做到安全、经济、适用、美观。加大村镇环境整治。开展以村镇垃圾整治为重点的家园清洁行动,全市13个乡镇和晒口街道办事处垃圾焚烧炉建设全部完成,并通过省验收投入使用;相继完成100个建制村垃圾整治,建设垃圾池300个。
    邵武市不断探索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有效机制和措施办法,努力将邵武打造成人居福地,有效地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层次和水平,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城市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城市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经过30年建设,邵武市建成区面积从3.14平方公里扩大到13.47平方公里,规划控制区9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15万多人,比2005年增加近2万人,城镇化率达62.2%。各地客商更加愿意在邵武落户创业。

新闻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10-04-06 12:15:35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