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方式需要科学谋划

作者:赵荣生
  胡锦涛总书记考察福建时指出,福建要增创发展优势,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大田县作为一个资源县,发展方式相对粗放、落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应结合县情,对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进行科学谋划,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产业结构科学调整,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以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田县山多田少,且山垄田多、连片耕地少,不发展特色农业就没有优势,没有效益。县里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挥高山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茶、木薯、油茶等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着力引进先进加工设备和茶叶栽培、管理、采制新技术,全面推行茶叶标准化生产,健全和完善营销网络,利用海峡林博会、茶博会等平台加大宣传,成功获评“中国高山茶之乡”、“全国茶叶优势百强县”。以发展旅游业为重点,增强第三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区位独特的优势,把旅游业作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产业来抓,打造闽南沿海地区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以发展休闲农业为抓手,推动农业由生产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转变。突破以生产功能为主的传统农业,借鉴台湾农业发展经验,以“三生”理念抓农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使农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将农业功能从生产拓展到生产、生活、生态。
    加快推进第二产业发展,从过度依靠资源消耗向高效、可持续发展转变。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材水泥产业方面,通过“上大压小”,逐步淘汰立窑产能,把大田建成闽中重要的中高档水泥生产基地。机械铸造产业方面,突出矿产品深加工,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延伸产业链,促使冶炼企业向机械铸造加工一体化方向发展。煤炭产业方面,进一步整合优化煤炭资源,抓好空腔型煤、煤矸石、石墨深加工等应用先进技术的重点项目。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突出抓好龙头培育、精深加工、品牌创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立足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重点培育生物制药、新型建材等具有大田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
    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从分散型走向集聚型。大田山多地少,历史形成的生产要素、产业布局和人口的聚集度较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最大障碍。通过推进“三个集中”,建设“五大功能区”,提升集聚效应,优化发展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个集中”。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能手集中”的发展途径。通过工业向园区集中,走集约、集群发展道路,以工业化作为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带动城镇和二、三产业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通过农民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城镇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聚集人气,创造商机,促进城镇化,同时也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通过土地向能手集中,进一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实施块状推进,建好“五大功能区”。综合分析各乡村交通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诸多因素,把全县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整合全县工业项目区,建设沿海产业转移承接集中区,引进一批沿海优质产业,发展临港工业,推进产业升级、壮大规模。立足矿产资源、经济基础和产业传统,持续拓展矿产资源深度加工产业链,建设矿产资源深度加工集中区。利用高山区等资源,以闽台农业合作示范区建设为平台,推进“猪—沼—茶”等生态模式,建设10万亩高山生态茶园,形成高山生态茶叶发展集中区。发挥城区人口集中的优势,辐射周边华兴乡、石牌镇,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南进东拓北扩”战略,实施城区产业“退二进三”,加快汽车交易市场、矿山机械交易市场等6个专业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建设大县城商贸集中区。发挥山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开发大仙峰、大鼓山、七星湖等休闲旅游项目,将分散景观整合起来,打造沿海地区生态休闲旅游的“后花园”,建设闽中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

新闻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10-04-06 12:12:16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