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合资炼化一体化项目投入商业运行

作者:胡苏
  中国第一个炼油、化工及成品油营销全面一体化合资项目——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11日宣布已全面建成投产,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此间人士认为,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的建成投产,不仅使中国东南沿海诞生一个世界级的炼化基地;其中外合资的项目背景,还为中国获得一个稳定的海外油源,代表着中国“引进来”能源战略的一次重要实践。
    据该项目的运营方、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福建联合石化”)介绍,位于福建泉州泉港的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正式进入商业运行阶段,使福建省现有炼油能力从400万吨/年扩大至1200万吨/年。
    据泉州市泉港区方面透露,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600亿元,并带动石化产业链下游约1500亿元的工业产值;中国东南沿海将由此新增一座千万吨级的石化“航母”。
    根据《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福建泉州位列全国九大炼油基地之一,规划年炼油规模达2000万吨以上。其中,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将成为这个石化产业基地的主要支撑。
    除炼油能力大幅提升之外,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还新建了一套8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一套80万吨/年聚乙烯装置、一套4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和一套70万吨/年对二甲苯芳烃联合装置。将来这些装置生产的产品,都是轻工行业的重要生产原料。
    福建是中国沿海纺织、服装、鞋帽等轻工产业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拥有“中国鞋都”和“世界夹克之都”晋江、“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石狮等一批纺织、鞋帽产业集群。
    “这些行业对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石化下游产品需求量巨大。”福建省经贸委石化办相关负责人张有屏表示,“借助国家石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福建石化产业迎来了一次跨越发展的良机。”
    “作为中国第一个中外合资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它也代表着中国‘引进来’能源战略的一次重要实践。”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林伯强指出。
    2007年3月,中石化、福建省政府方面、埃克森美孚及沙特阿美,共同投资成立了两个合资企业——福建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中石化森美(福建)石油有限公司。这两个合资企业的总投资额约为50亿美元,是中国第一个炼油、化工及成品油营销全面一体化中外合资项目。
    今年2月,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配套工程的泉州青兰山30万吨级原油码头正式开港,接收了来自沙特的首船近12万吨原油。作为合作方之一,今后数十年间沙特阿美公司每年将向该项目供应不少于1000万吨原油。
    沙特阿美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范礼赫在11日举行的庆典仪式上说:“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合资项目将我们三家公司聚集到一起,在福建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强强联合,造就了合营公司。”
    此间业内人士认为,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的成功运营,将实现中外在石化资源领域的三方资源、技术和市场优势互补,更加有利于中国能源安全的提升。
    近年来,中国石油化工企业在国际能源市场动作频频。林伯强认为,其中“引进来”是一种双赢的模式,对产油国而言,中国持续的石油需求将提供巨大的市场,摆脱对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的过度依赖;对于中国而言,则有利于获取长期稳定的石油供给。

新闻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09-11-11 21:52:34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