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合作共创海西城市美好未来

作者:海西
  由2010年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和福建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厦门市政府共同承办的世博会福建专题论坛,9月7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发展与合作”,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城市和华夏青商代表、国际友城代表、台湾工商界代表聚首厦门,交流探讨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发展与合作的美好愿景。
    福建省副省长、福州市代市长苏增添在会上致辞。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副主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联合国工发组织副总干事长迪米特里·皮斯柯诺夫,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曹玉书,台湾营建专案管理总召集人余文德在论坛上分别发表了“携手海西二十城,共创海峡西岸经济区美好未来”、“上海世博会与海西区域发展”、“世界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地”、“把握海西机遇,三个引进加快发展”的主旨演讲。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

携手二十城 共创海西美好未来

    上海世博会福建专题论坛的举行,将对宣传世博主题、探讨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提供城市对话平台、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从我国现代化的全局和两岸经贸发展的大局出发做出的一项战略决策,为海西区城市发展成为中国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崛起,将成为推动中国沿海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支点,对于推动海峡两岸全面“三通”,推动海峡城市群联动发展,推动海峡西岸城市带战略合作,起到不可替代的桥梁和平台作用。和谐共生是人心所向,海峡西岸合作联盟是大势所趋,海西区二十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
    海西正在开放,中国正在崛起,世界正在巨变。站在历史新时期、新起点上,海西区如何在中央领导的指导和推动下,开创海峡西岸经济区美好未来?我谨对福建及海西其他十一城市发展与合作提几点希望和建议:
    第一,思想上形成共识——开放的意识。真正从战略的高度、历史的使命、国家的意图来解读海西区大战略实施,突破行政区域之限和地方保护之墙,以更开放的心态、更和谐的思维,认识大局、融入大局。不断深化海西二十城在社会经济领域的战略合作与联盟,与长三角、珠三角建立一种更为密切的互动关系,直至打成一片,连成一体,实现中国东部地区经济板块的协调发展、共同富裕,实现海峡城市群联动发展、共同繁荣。
    第二,行动上形成合力——需要协作的机制。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需要联合,谋求共同市场。从建立机制开始,发挥机制作用;从政府主导开始,发挥政府力量;从基础设施等容易合作的领域项目开始,构建战略合作联盟,促进二十个城市之间资源、要素无障碍自由流动,无水港自由贸易,发挥各城市特色优势。既协作又分工,提升各城市形象,增强各城市发展后劲,使之成为区域合作发展的示范区。
    第三,合作上形成声势——需要运作的力度。共同建立合作互信,实施合作项目,在合作上形成声势。利用每年“9·8”、“6·18”等海峡西岸经济区内举办的大型展会、论坛等平台,建立多层次、各领域定期会晤、协商机制,共同推动建立包括海西二十城市长论坛、海西二十城行业协会合作联盟、海西二十城市长与企业家对话会议,以及政府各部门等的多个层次对口协商制度,就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市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联合执法等优先主题开展协商,推动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形式。

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副主任周汉民

海西未来 创新、多元、绿色、宜居

    上海世博会参展规模空前。世博会历史发展蕴含三大思考:世博会促进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世博会不仅对经济增长、科技进步起到巨大促进作用,还有助于提升举办国家的国际形象,提高国民素质,推动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世博会鼓励创新、展示创新最新成果。世博会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的新思想、新文化、新科技、新创造和新成果的集中展示。2010年世博会要承载历史的重要责任就是应当将本届世博会办成展示创新的成果,激励创新意识的人类盛会; 极大提升举办国和承办城市的国际形象。透过世博会的窗口让世界看上海,看中国,主要看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就,如何与世界融为一体,和平发展。因此,如果本届世博会办得精彩、成功,就会对外充分显示中国的国家形象、促进外交和国际合作交往。
    海西经济区未来的发展一是创新、二是多元、三是绿色、四是宜居,刚好与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相关联。
    第一,以创新为核心的海西经济区的发展最关键的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采取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体系。
    第二,多元。各位将在本届世博会看到100多个国家和100余个国际组织的展馆,各位也会看到17个企业馆,我们试图在本届世博会体现的多种文化,是希望它们成为消除隔阂的手段。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都是十分独特的,我们海西经济区需要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多元地融合展示给大家,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第三是绿色,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强化环境综合整治。
    最后,一定会落实在宜居: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福建省副省长、福州市代市长苏增添

加强海西中心城市合作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的一个重要区域,它包括福建的9个设区市和浙江、江西、广东三省毗邻的11个市。面对新的发展机遇,面对新的历史起点,海西中心城市如何加强合作,共同打造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生态优美之区、文明祥和之区,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不断探索寻求突破的问题。
    海西中心城市应该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大局去谋划。国务院明确指出,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确立了海西在全国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海西中心城市是海西发展主体,就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大的作为,就要立足于加快发展,主动融入全国发展的大局中去,实现新的提升新的突破。当前,要尽快确立加快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任务和举措,通过不断地壮大海西经济实力,提高经济发展的竞争力,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统筹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具体地说,一方面要加强产业之间的合作,优化资源合理配置,以增强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对台独特区位特点,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先行先试。利用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一水相连的特点和优势,进一步深化与台湾的经贸合作交流,把20个城市与台湾各城市建设成为两岸经贸合作、金融合作的紧密区域和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海西中心城市应该在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中不断完善城市建设发展的新模式。要遵循城市发展的规律,谋划好城市规划建设的蓝图,尤其是对关系城市整体和长远发展有关的重要基础建设、重要的社会事业项目,应早规划,高起点,大手笔,通过城市之间的联盟合作关系,提高一个新水平;要通过城市之间联合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形成以海西中心城市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海峡西岸城市群,增强海西整体竞争力,加强中心城市之间的产业协作、市场开拓、人才培养、流域治理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产业互动、市场联动,促进各中心城市和海西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从项目实施入手,按照互惠互利原则,通过经济纽带和市场化运作方式,推动城际间重大交通设施,进出海口岸通道、生态环境设施、大型教育文体设施项目的协调共建,通过城市联盟,联手举办单个城市无法承担的国际性、区域性的大型活动。
    要根据海西城市合作的需要,建立与对口部门协调联系机制和行政领导联席会议制度,研究确定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和年度合作重点,协调推进合作项目的实施运作,为海西城市紧密合作提供工作制度的保障。

联合国工发组织副总干事长迪米特里·皮斯柯诺夫

发展绿色工业将成为最大赢家

    当前环境产品与服务方面强大的需求已经并且正在创造出许多新的就业机会与商机,估计可再生能源、废物管理与污水处理等行业到2010年产值达7千亿美元,相当于航空航天工业的总产值,到2050年全球低碳能源产业的年产值将达3万亿美元。
    绿色技术是21世纪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绿色工业是发展中国家当前真正的机遇,凡是抓住这一机遇的国家将不仅拥有最清洁的环境同时拥有最快速的经济发展,将成为最大的赢家。
    即将举办的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2010上海世博会,将展示一系列旨在推进更加可持续性的城市发展以及实现更好生活质量为宗旨的项目。联合国将在上海世博会建设以“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为主题的联合国馆。联合国工发组织在上海世博的展示活动将重点突出联合国馆的四个分主题中的两个,特别是分主题一:城市与环境,以及分主题四:城市是创意经济的发动机。
    众所周知,城市在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作用与日俱增。地方城市政府将在城市群日益发展的进程中管理好与工业发展有关的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各类问题。对于工业来说,城市规模的扩大将开辟新的市场与投资机会。同时城市扩张带来的经济、自然资源、交通、居住空间、就业以及技能培训等方面,都对地方与国家构成巨大的挑战。
    尽管当前对世界金融危机以及全球经济增长的焦虑令人不安,但是从长远来看,城市作为创意经济的发动机,将使世界经济增长呈必然的不可逆转的态势。因为经济的繁荣必须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必须要有全球直接投资的大流动,必须要有新的技术与创新的平台。这些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发动机,并且对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快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上述视角,联合国工发组织坚信这次世博论坛以及明年的上海世博会必将对21世纪绿色工业发展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坦途作出特殊的贡献。我们将为消除绿色工业的技术鸿沟和提供新的商机为世界作出示范。为此,我们期待着与中国政府以及其他合作伙伴同心协力在绿色工业项目以及其他的合作项目上继续开展更为密切的合作。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曹玉书

加快发展城市群 打造海西战略高地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包括福建和浙江南部、广东东部、江西东南部的20个城市,对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与繁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否把这个城市群培育和发展成为有影响力、有竞争力、有带动力的强劲增长点,事关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预期发展目标能否实现,事关区域乃至全国发展大局,事关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人们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寄予厚望,海峡西岸城市群肩负重任。摆在我们面前的道路,就是不失时机,抓紧工作,通力合作,加快发展城市群,共同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高地。具体而言,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积极探索跨行政区域推进城市化的新模式、新途径。跨行政区域推进城市化,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增长点。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是典型的跨行政区域城市群,如何把这个城市群真正打造成一个有影响力的实体,我认为可以选择“多点共进”模式。二十个城市,应秉承积极合作、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理念,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共赢机制。强化城市群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分享社会分工与合作带来的成果,以较小的机会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切实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封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要在思想上、政策上、工作上,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解放思想,开明开放,做到整个城市群市场环境同样宽松,扶持政策同样优惠,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要努力改善城市群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完善城市间道路交通条件,加强对外交通与内部道路的衔接,千方百计缩短市场半径。要加强市场开发,建设海峡西岸城市群共同市场,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无障碍流动。
    3.注重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升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国家已将海峡西岸经济区定位为“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各市应立足现有制造业基础,加强各城市之间的信息交流与科技合作,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强产业衔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与合理布局。要充分发挥城市群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建设海峡西岸旅游大环线,增强对海内外游客的整体吸引力。要搞好承载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大项目建设的协调和衔接,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
    4.充分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提升海西对外开放水平。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开展与台湾地区的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国家已明确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两岸人民交往合作先行先试区域”的战略地位,实施先行先试政策。要抓住这种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强各城市的对台经济交流与合作,承接台湾产业转移,推动海峡两岸之间的经济合作迈上新台阶。

台湾营建专案管理总召集人余文德
 
把握契机 三个引进

    台湾专案管理学会能为海西做一些什么?今年的6月,我们获得福建省台办的邀请,来听取福州平潭岛开发的简报。在这个会议上面,提出平潭岛的开发能够在两岸交流合作上面先行试点,希望我们能够扮演积极的角色。以此为例,来说明台湾专案管理学会能够为海西提供什么样的一个参与跟协助。
    平潭有国家和福建省政府政策上的支持,要建立千秋功业,还需要什么呢?我们认为它还需要三个引进,而这三个引进就是台湾专案管理学会可以来协助平潭做到的:
    第一个是人才引进。平潭是一个海岛,虽然有40万海岛儿女,但是毕竟人才有限,要建立工业一切以人才为本。台湾专案管理学会集结了台湾社会众多的精英,我们有大概600位的硕博士学位的项目管理专家,这些优势人才绝对可以帮助平潭甚至海西的其他城市来进行开创、进行建设。
    第二个是技术引进。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成功的一个因素,靠的是从经济开发优势地区取得先进的技术,缩短自行研发的时间。平潭要赶上其他经济发展先进的地区,先进技术的引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要引进的不止只有硬体的高科技,包括先进的管理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这部分也是台湾专案管理学会能够为平潭所做到的。
    第三个是资金的引进。平潭要建设、要发展,庞大的资金是必然的、必须的条件。海峡一家亲,吸引台湾的资金是平潭最佳的选择。台湾专案管理学会跟台湾各层面都有非常深厚渊远的人脉关系,所以通过台湾专案管理学会的一个众多精英网络来进行招商引资,我想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我们提前建立一个平潭项目经营团队,来提出我们的一个参与构想。团队里面包含了人才的招募团队、训练团队,技术的发展团队,以及资金的引入团队,来协助福建省平潭县进行建设开发。
    我们有丰沛的优秀的人才,我们有深厚渊远的人脉关系,是最合适的一个合作对象。海西经济区20个城市跟台湾项目管理学会的合作,将是掌握绝对优势创造历史奇迹的组合。

新闻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09-09-22 13:44:18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