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力推科技兴茶“富民强企”

作者:高玉丽
  福建省安溪县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有一千年的茶文化历史,铁观音及茶歌茶舞构筑了一道亮丽的茶文化风景线。制茶讲科学,品茶有文化,构成独特的安溪人文特征。观音铁韵,韵味深长。
    放眼安溪茶界,科技兴茶事件俯首皆是。空调做青技术、标准化茶园建设、低效益茶园改造、茶叶测土施肥、茶叶GAP推广、茶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在安溪推广使用,让80多万涉茶安溪民众尝到科技创新的甜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56%来自茶业,安溪茶农被新闻媒体称为“全国收入最高的农民”。
    近年来,安溪铁观音更是声名鹊起,有力助推这个国定贫困县一跃成为全国百强县。安溪铁观音也从一片名不见经传的“小茶叶”,幻化成驰名中外的“大茶业”,成为安溪的一张烫金的“名片”,成为中国乌龙茶和安溪的代名词。

空调制茶富万家

    安溪产茶历史悠久,在发明空调制茶之前,传统的制茶都是靠天吃饭,尤其是夏暑茶受气候影响,香鲜较差,价格偏低。
    经过充分调研后,高明的安溪科技部门人员伺机而动,他们从开发不值钱的夏暑茶入手,引导茶农、茶商参与创新制茶技术,利用空调来控制各个环节的温度,把晾青房、摇青房等温度调节到制茶最适宜的温度,使得夏暑茶制优率大大提升,让夏暑茶也能卖上个好价钱。
    在安溪县感德镇岐阳村,茶农几乎普及利用空调制茶,该村600多户人家就有空调1000多台,最多的一户人家竟购买了8台,成为茶乡名副其实的“空调制茶村”。仅此项收入,该村一年就可增收600多万元。该村茶农王奕荣还被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联合评为“2007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
    当空调成为安溪茶农必不可少的制茶帮手的时候,安溪科技部门公务员发现,民用空调不能完全适应制茶工艺的需求,经过刻苦科研攻关,由长盛茶叶机械厂科技人员研制生产的智能乌龙茶专用空调机应运而生,这款产品能模拟秋天的最佳气候,有利于生产好茶,曾被列入福建省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被国家科技部等多个部门认证为“国家重点创新产品”。
    如今的安溪,空调制茶技术可谓家喻户晓,空调制茶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全县茶农们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路。据测算,仅此一项,年可使全县茶农增收15亿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安溪空调制茶技术的成功普及,在全省乃至全国引发一阵阵轰动效应,江西、广东等产茶省份的茶农纷纷慕名而来“拜师取经”,安溪科技部门不厌其烦,不断组织科技人员及茶农耐心指导和传授,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全国茶农兄弟姐妹,先富带动后富。
    与此同时,安溪科技部门继续进行科技创新,改进传统乌龙茶初制技术各个环节,采用滚桶式杀青、用包揉机来包揉、用微波来烘焙茶叶……这一系列茶叶生产机械化的出现,有效改进全县乌龙茶传统制作的方法,现在生产出来的铁观音色泽更加鲜亮、质量更加保证,经济效益更高。“科技兴茶不是一句空话,今天的铁观音每个环节都闪现着科技的光芒!”安溪县科技局局长傅伟明如是说。

搭建平台众人夸

    早在几年前,安溪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就与天桥网络公司合作创建 “中国茶叶商城网”,建立了茶叶电子商务技术平台,让全国各茶叶原产地的茶农、茶商在该平台上开设网店、实现网上卖茶的梦想。据统计,截至7月底,该网站已成为国内茶叶行业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网站的日均访问量3100个独立IP,注册开店供应商近千家,注册会员(买家)8万多个,2008年交易金额突破3000万元,发展态势良好。
    创建茶叶电子商务技术平台是安溪科技部门致力搭建茶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建立中国茶都商务网站、安溪铁观音官方网站、闽南无公害茶园生产资料配送信息中心、茶叶报价中心……正是安溪科技部门的一系列创新运作,让这一切井然有序,优质服务到位,茶农、茶商等安溪社会各界人士好评如潮。截至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县、乡镇、村三级科技信息服务网络,拥有农村科技信息IPTV用户近万户。
    据介绍,安溪县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基本原则,已承建和运作泉州市乌龙茶行业技术开发中心、泉州市茶叶机械技术开发中心、泉州市乌龙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茶叶质量检测中心、茶叶科技咨询中心、茶叶栽培制作培训中心、茶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努力为全县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科技创新富民强企业。在安溪,一批优秀茶叶企业脱颖而出,带动辐射作用日益增强,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发展。八马茶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省级行业中心,该企业的“乌龙茶质量安全全程控制技术”列入省区域重大科技项目,铁观音集团成为市级工程技术中心,长盛机械、韵和机械成为市级技术创新企业和市级专利试点企业,据统计,2008年全县涉茶产业产值达65亿元。
    在项目带动方面,安溪县挂职的副县长郑乃辉介绍,安溪通过组织实施一批国家、省、市、县科技计划项目,茶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提升,茶产业科技含量不断增强,培育了闻名全国的光机电一体化茶叶机械项目,仅此一项,2008年产值10亿元以上。
    如今的安溪,一个以财政投入为引导,金融投入为支撑,社会和外资投入为补充,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科技化投入机制正逐步建立,运行良好。
    融入海西建设大局,千年古老茶乡安溪,正借助科技的力量,站在新的地平线上,迈向新的征程。安溪铁观音研究院于2008年5月成立后,正构建一流的学术成果交流和应用平台;2009年2月,国家现代茶叶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落户八马茶业,成为福建省入选的两个试验站之一;2009年6月,安溪县已经申报包括茶叶防伪包装项目在内的市级涉茶科技项目18项,茶叶包装即将进入防伪时代……

新闻来源:财富海西网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09-09-14 10:34:32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