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从小染坊走出来的农民企业家

作者:苏水良 郭振栋
———访福建众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金和

    人物名片:1958年7月1日出生,汉族,莆田市秀屿区月塘乡人,大专同等学历,高级经济师,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第十届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莆田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建莆田支委副主委;福建省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福建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协会副会长;福建省诚信促进会副会长;福建省上市公司协会副理事长。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志愿者助残先进个人、“福建省突出贡献企业家” 、“第十一届福建省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现任福建众和股份公司董事长、福建兴业方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艰辛的创业历程
 
    1987年,不满30岁的许金和东拼西借凑足5万元开设小染坊即莆田市民政福利印染厂,由于没有资金购买生产设备,他就自己动手设计、组装染色机和烘干机等设备。创业初期,他克服了资金紧张、厂房简陋、设备简单、技术力量不足等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尝尽了创业的艰辛。业务上也是捡些国有大企业不屑一顾的订单,莆田号称“鞋城”,当地的鞋革企业发展迅猛,一些小鞋企的纯棉类鞋面布的印染业务,没有大的印染企业愿意接,而他却从这些小单开始,掘到第一桶金。随着业务的扩大,许金和随即介入服装面料印染等领域,1993年,他和几位股东投资2000多万元与当时福建最大的印染企业———厦门华纶印染公司合资组建了莆田华纶福利印染有限公司。2000年9月,福建莆田华纶福利印染有限公司更名为福建众和集团有限公司,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要做国内最大棉印染企业。2002年,公司成功进行股份改制,更名为“福建众和股份有限公司”,引进了社会股东,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聘任了资深独立董事和职业经理人,建立起规范、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在莆田市各种所有制企业中,股份改制他是第一家;2005年厦门华印进行国有企业改制时股权被拍卖,众和股份与厦门来尔富贸易公司一起,以8123万元的代价,获得了厦门华印的100%股份,原先的合作伙伴又以另一种方式走到了一起。不到20年时间,他所创办的公司成为省内最大的棉休闲面料印染企业。2006年10月12日,众和股份登陆深圳中小企业板,公司股价以15.00元开盘,出乎不少股票分析师先前的预计,最终收盘收报14.42元,比发行价上涨了63.12%,按照这一收盘价格,众和股份总市值达到15.57亿元,许金和家族持股的市值达到7.8亿元。  虽然上市后的表现让人满意,不过,众和股份的上市可谓历经波折,公司股票发行历时6年时间,期间碰到了证监会发行制度三次变更, 作为众和股份的合作伙伴,七匹狼股票发行通过证监会审核的时间只比众和早两个月,但七匹狼在2004年8月就实现了上市,而众和股份却多等了两年多的时间。2005年上半年,公司股票眼看就要发行了,但是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又让公司多等了一年。许金和回首往事,感叹道:“还好大家心态比较好,在扩张上也比较稳健。”虽然上市拖了两年多,但公司近年的业绩稳健增长,2006年、2007年公司业绩保持两位数以上增幅,2008年在全行业陷入危机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较好盈利水平。
 
科学的管理手段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作为公司董事长的许金和加快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规范、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规范公司内部管理。一是严格管理,提高质量,挖掘企业发展潜力。公司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体系职责分配明确完整。在质量管理上,全面加强员工的培训和质量意识教育,形成全员参与全面优质管理和“保证质量,人人有责”的氛围。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成立检测室,配备专职检测技术人员,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和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规定实行严格的检测,产品符合GB/T411-93棉印染布标准,同时根据出口客户的要求执行美国纺织协会标准,各项技术参数符合甚至超过国家标准一等品要求,公司产品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福建省名牌产品”。 作为全国第一家整体上市的福利企业,众和股份600多位员工中,有200多位是残疾人。在上市过程中,很多人包括证监会的工作人员都对公司的生产质量有所质疑。但许金和掷地有声地说:“福利企业员工身体有残疾,但是生产的产品质量不能有残疾。”而证监会的人在公司现场看到的情形也让他们放心了。 二是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提供优质服务。许金和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遵守行业制度和规律,依法诚信经营,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具有良好的银行信用,从公司创立至今每年均被福建省农行或莆田市农行评为“信用优良一级企业”或“AAA”级信用等级企业;多次国家及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授予“重合同守信用”荣誉称号;多次被莆田市、秀屿区评为“纳税大户”;同时公司还被评为省级诚信单位、市创建诚信企业先进单位。三是保护环境,和谐用工,积极创造和谐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立健全了《废水处理管理办法》、《锅炉烟气处理管理办法》、《节能降耗管理办法》等各项制度,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等措施,建设节能型企业,从源头削减污染物,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公司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欧洲生态纺织品认证,被福建省经贸委确定为第一批(50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同时,他还以人为本,和谐用工。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改善职工生产、生活及福利条件,企业劳动关系和谐。
 
独特的研发能力
 
    近年来,许金和坚持“科技兴企”的发展方针,围绕“精益求精”的品质目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和创新能力,在行业内率先建立了“浓缩型的纺织产业链创新平台”走出了一条持续创新、自主创新、跨越式创新的成功之路。众和现在设有一个50多人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每年投入上千万元的资金开发新品种,聘请法国服装协会的副会长为顾问,和法国的几家企业共同搞研发,公司被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认定为国家级棉休闲面料染整开发基地、被评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07-2008年度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竞争力500强五星级企业、荣获中国纺织协会2007年度“产品开发特别贡献奖”、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入围法国PV展的棉纺企业:一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公司能从创建初期的一个传统手工小作坊发展为成为全省印染行业龙头企业,这无疑要归根于科技创新的带动。许金和清醒地认识到设备水平低下、技术力量薄弱等因素将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公司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斥巨资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及技术人员,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用科技含量赢得客户的信赖。如今公司主要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的良好的品种适应性和生产工艺的先进性,可较好满足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组织需求。二是注重人才培养引进,营造良好创业环境。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许金和深刻地认识到人才是技术创新的根本。公司建立一套完善的用人机制,始终坚持“以制度引人,以事业用人,以感情待人,以环境留人”的用人方针,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有理想、有文化、懂技术、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公司技术开发中心下研发能力强大,为了激发技术中心人员的科研开发热情,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实行项目成果评级奖励办法。截至日前,公司有2项产品开发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先后有18批次共68种产品入选“中国流行面料”;公司技术人员先后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70篇(其中国际会议论文3篇),近期2篇论文分别获得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和中国纺织产品信息中心联合评选的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企业工作人员的知识化、专业化使企业接受新科技、新管理理念的水平与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为企业抓好技术进步、建设创新型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公司在研发过程中通过多方式、多渠道收集新产品信息,如通过营销人员的市场调研、与上下游企业合作交流等,每年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服装面料展等,有效保证了公司所研发的新产品在保持高档、新颖、引领流行趋势的同时,充分符合市场需求;同时,公司与国内外纺织行业相关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家等保持密切的技术合作,许金和笑称:“进入国际市场,对服装的流行趋势才能了然于胸”。据悉,国内的服装面料流行趋势一般迟于欧美两年时间,公司的面料产品太早或太迟推入市场,都不会受欢迎。公司与法国知名设计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新型高档面料;聘请现任法国女装协会荣誉副主席、法国服装工业联合会委员Guy Sorlut先生担任公司高级顾问,通过他与世界级品牌DIOR(迪奥)。CHANEL(香奈尔),HERMES(爱马仕)等建立信息、业务沟通渠道,获取产品研发信息。在此基础上,再经过对样品的工艺研究、设计开发方案、产品设计、产品试制、客户信息反馈、批量生产等一系列流程,开发出多种高档服装面料。 公司的高档棉休闲面料和新型纤维面料产品已经成功打入国际市场,许金和告诉记者:“我们的产品别人没有。我们的面料到欧洲去参展,他们看到这么漂亮的面料,都非常吃惊,想不到中国能生产出这么好的东西。”
 
辉煌的经营业绩
 
    20年的风雨历程,20年的苦心经营,许金和创办的众和股份已从当初只5万元总资产的小染坊,脱胎换骨成为总资产超15亿元的小巨人企业。截至2009年6月30日,公司总股本22744.8万股,总资产154398万元,净资产54341万元。200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113万元,净利润2855万元。一是先进的营销模式为公司产品获取最高利润。许金和在管理好公司生产经营的同时,注重探索先进的营销模式,讲究营销策略。目前,国内大多数染整企业的经营模式以加工为主,由于没有自有营销渠道,市场议价能力和对终端资源的控制力不足。公司区别于国内大多数面料生产企业通过中间商间接销售的一般模式,采取直销模式,直接向终端客户推介产品,接受订单,销售产品。依靠强大的新产品研发能力和差异化生产能力,公司产品及服务能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并且能获取第一手市场需求信息,另一方面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有利于提高利润空间。目前,公司建立了快捷的全球营销网络,产品已经逐步进入全球知名服装品牌的核心供应链。公司先后在国内的上海、温州、石狮、广州、中山、东莞、深圳等重要业务所在地设立商务代表处,在境外的香港、巴黎、纽约、土耳其等国际市场设立子公司或商务代表处,并实施营销人才本土化策略,聘请熟悉当地市场状况的专业营销人才,以最快的速度打开市场,建立营销通道。二是多年的营销渠道建设和客户资源积累,为公司的产品销售赢得了巨大的商机。公司已与国外内众多的著名品牌服装制造商、品牌运营商(如国内的七匹狼、雅戈尔、美特斯邦威、ESPRIT、劲霸、庄吉、九牧王、利郎、才子、卡奴迪路、斯得雅、柒牌、爱都、以纯、艾格、江南布衣、例外、播、迪柯尼等,国际品牌Amarni、Gap、 ZARA 、MANGO 、Massimo Dutti、LEVIS 、CK 、OXFORD 、CANO 、MACY’S 、POLO、HAGGAR CANADA 、APPLESEEDS’ 、NEWMAN 、TKO 、LUCKY SHOWROOM 、COLUMBIA 、PERRYELLIS 、HM 、FINN 、ORSAY 、LI&FENG 、VF 、RAYMOND 、LANIER NAUTICA 、FLEXCOML TD 、PEARL GARMENTS 、GOLDEN CROWN、ANNTAILOR等)建立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为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无限商机。
 
无私的奉献精神
 
    创业一开始,许金和就把办企业与承担社会责任紧紧地放在一起。当时企业的生存非常困难,但他还是把残疾人的就业放在比赢利更重要的第一位,所以许多人都说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与他拥有的这种慈善之心是分不开的。他始终以“发展经济,回报社会”为已任,在事业不断发展过程中,始终不忘对社会的庄严承诺——“发展经济,多作贡献”,逐步做大慈善事业。公司成立近20年来,依法纳税,安排富余劳动力及残疾人就业,使很多家庭脱贫致富,走上小康之路。一是以人为本,扶残助残,积极关心支持弱势群体。许金和对残疾人充满了感情,多年来,先后安排300多位残疾人就业,目前安置残疾人200多人,与健康人同工同酬,有100多位残疾人通过培训成为岗位技术能手,为200多个残疾人家庭解除后顾之忧,现有残疾职工月平均工资近1000元,有的已达2000元以上;他对残疾员工的关心体现在方方面面,由于公司厂区和宿舍分布在省道201两侧,为了不让残疾人在上下班途中受伤,他花费20多万元专门修了一条地下通道;为使残疾职工老有所养,他一次花费40多万元为每位残疾职工缴纳养老保险金;同时他还在公司建立“残疾人之家”,丰富残疾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二是奉献爱心,回报社会,大力支持公益事业、扶贫帮困和慈善事业项目建设。近20年来,许金和凭承“慈善事业,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是一项功德无量,利国利民的崇高事业”的慈善精神,创新慈善工作方法,努力开创慈善工作新局面。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他先后捐款捐物3000多万元,所做的公益事业及慈善事业枚不胜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公认。(载2009年9月号,世界华人企业家杂志社,P10—14页)

新闻来源:世界华人企业家杂志社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09-09-02 09:26:45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