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铁观音成“富民产业”

作者:苏水良 刘立春

  记者从2008年5月8日~11日在中国茶都——福建安溪县举行的“安溪铁观音和谐茶乡行”媒体采风活动中了解到,2007年,安溪县产茶万吨,销售产值高达5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81元,其中茶叶收入达3100多元,占到53%,铁观音是安溪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民生产业。

独特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之所以独特,得益于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铁观音适合生长在海拔300~1000米之间,因为在这样雾多、漫射光多的海拔高度上,铁观音才能含有较丰富的氨基酸,从而形成独特的铁观音品质;铁观音还需中性偏酸、富含化学微量元素的红黄土壤才能生存。安溪县山地土质多为酸性红壤和砖红壤,因此,非常适宜铁观音茶树生长。
  安溪铁观音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大庆认为,安溪铁观音的特定品质不仅来源于其特殊、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来源于其严格的采摘要求、制作工艺及审评方法。安溪铁观音茶叶最适合午后进行采摘,因为此时其叶中含水量最适宜进行加工,同时应避开强光、高湿、闷热天气。安溪铁观音制作要严格经过“三大阶段十道工序”的传统制作工艺方能精制而成。

 一“叶”带动百业

  据了解,安溪110万人口中,涉茶人口80多万,全国各地开设的茶庄(店)、茶艺馆有3万多家,茶叶营销人员近10万,形成闽南流域、广东流域、长江流域和东北三省四个主要销售区域;产品出口到日本、俄罗斯、东南亚、欧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共安溪县委调研员、安溪县茶叶管理委员会主任陈水潮,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安溪茶产业的发展已经渗透到茶叶生产、加工、包装、销售、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等各个行业,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可喜局面。
  陈水潮还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安溪就率先组建了茶艺表演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茶艺表演队已成为全国惟一正式编制的茶文化表演团体。同时中国茶都茶文化旅游专线被列为全国三大茶文化黄金旅游线之一,2004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65万人,旅游产值6.3亿元。
  中共安溪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廖皆明介绍说,2007年,安溪县茶叶加工企业550多家,产值超亿元的茶产业企业有2家,超千万的企业有30家,超500万元的企业有80家,这些大型重点企业成为支撑和拉动安溪茶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政府“茶业富农”战略

  安溪县政府通过一系列举措,全面推动安溪“茶业富民”战略快速发展。
  安溪县人大副主任宋丽珍认为,“安溪铁观音和谐茶乡行”、“安溪铁观音神州行”已成为安溪县委、县政府丰富茶事宣传形式的成功尝试。据悉,“安溪铁观音神州行”至今已举办5次,被誉为茶界旋风,在全国引起轰动。
  安溪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刘坤城介绍说,为促进铁观音产业健康发展,安溪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先后组织制定了安溪铁观音和安溪乌龙茶的系列地方标准、安溪铁观音国家标准及其标准样品等11个标准。
  安溪县县长陈灿辉称,目前安溪县正在加快筹建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已添置进口设备,正在准备通过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等标准规定的茶叶检测项目的认证工作。
  中共安溪县委书记尤猛军称,目前安溪县生态茶园已达到12万亩,茶产业效益不断提高。铁观音作为安溪县的民生产业和支柱产业,并列为全县脱贫致富的“一号工程”,将实现富裕安溪茶农的目标,安溪铁观音将迈开谱写新篇的步伐。(载2008年5月13日,中国食品质量报,1582期,7版) 报社网址 http://www.cfqn.com.cn/Article/2008n/1582q/1582g/08450296413027.htm

新闻来源:中国食品质量报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08-05-13 13:11:52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