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催生长乐纺织业新举措

作者:苏水良 刘金国 苏演卿
  8月1日开始,国家发改委3月份发布的两项纺织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绗缝制品和围巾、披肩等纺织行业将实施新标准。新标准实施、贸易壁垒加高、社会责任凸现、出口税率下调等诸多因素正向纺织业悄悄的袭来,纺织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挑战。归根结底,是全球化经济的趋势使然,福建省长乐市的纺织业也遭遇了安全、环保等产品指标的考验。
    福建东龙针纺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谢主任说,新标准的实施虽然不会对东龙针纺产生直接影响,但是对下游的终端产品出口会有限制,由此,下游的企业对中间产品的安全、环保方面要求也会更高。谢先生强调,今年的服装类企业的出口配额招标对企业也有影响。福建经纬集团旗下长乐市金鑫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子榕也表示,随着全球化的趋势的到来,企业利润的实现肯定会受影响,对于30%的产品用于出口的长乐纺织业来说,整个行业对纺织品的质量要求将越来越高。
 
企业频亮妙招

    虽然目前国内的纺织业正酝酿着变化,但作为“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的长乐市,依然让纺织业保持高度增长。据统计,2006年上半年,长乐规模以上纺织企业总产值累计99.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4%,其中增长最快的化纤业上半年产值26.43亿,同期增长75.1%。与此同时,为了能跟紧国家政策的步伐,与国际接轨,长乐市许多纺织企业纷纷寻找新的突破口。
    引进先进设备,自主技术创新。“师夷长技以制夷”,长乐纺织人深得《海国图志》的内涵,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装备纺织生产线。长乐市金鑫纺织有限公司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检测系统,对自己的产品质量进行实时控制、把关,林子榕总经理感慨,从人工检查到机器检测,产品的质量更好地得到了保证,占到公司产品10%的出口产品,得到了国外客户的一致认可。福州华冠针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景河表示,由于公司引进德国、日本、台湾、比利时现代最精湛的织造及染整设备,使华冠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同时,长乐纺织人从未停下自主创新的脚步,如福建东龙针纺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纺织产品开发中心经编花边产品开发基地,并与外部科学研究院积极合作,加大力度自主研发,福建省长乐市航港针织品有限公司研制成功拥有四项专利的多梳栉带贾卡花边机,具备了一流的技术。
    打造自己的品牌。品牌之路,大势所趋,“塑造自己的品牌,提升知名度,对行业内的市场竞争力,都有较大的帮助,在销售的过程中会体现得淋漓尽致。”东龙的有关负责人这样说。目前,力源锦纶实业有限公司的“力源锦纶丝”正在申报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经纬集团的“宝圈”牌晴纶纱,东龙针纺的“东龙”牌经编,华冠针纺的“锦艺纺”牌面料,在业内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由于纺织业的市场比较单一,所以国内一些纺织企业不很重视品牌建设,但长乐市多数纺织企业已向品牌的康庄大道迈进,这为企业以后的市场开拓奠定了基础。

政府倾力支持

    作为长乐的支柱产业,2005年长乐纺织业的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8%。长乐市是国家“十五”纺织规划福建省两大重点区域之一,长乐纺织业在长乐政府眼中当然是“超重量级”产业。
    刚刚组织学习《CSC9000T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现在国家的新标准、调整纺织品出口退税又接踵而至。长乐市经济贸易局副局长、长乐市纺织工业总公司经理郑航表示,全球化的趋势确实会对长乐的纺织业产生不小的影响,但是政府已经做好了准备,全力支持长乐的纺织业。
    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集群化。据郑航介绍,长乐政府在今后几年,将致力于化纤、短纤、锦纶等上游和服装等下游企业的发展,实现统一的、互相促进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化是长乐政府的又一重大举措,目前,以金峰中心片区工业走廊、漳湖工业走廊、垅下工业集中区为主的经编、服装产业板块,以凤阳、松下为主的印染产业板块,以滨海工业集中区、峡漳工业走廊为主的棉纺、化纤产业板块,以城关里仁工业集中区为主的针织产业板块已经渐成规模。滨海工业集中区集中了70%的棉纺企业,为棉纺业的扩规模和上档次提供了条件。
    造区域品牌,促企业发展。继2006年1月金锋镇获得了“中国经编名镇”荣誉称号之后,5月份松下镇又获得了全国唯一“中国花边名镇”荣誉称号。谈到这里,郑航的欣喜溢于言表。长乐注重用区域品牌去推动企业的发展,占全国同类纱产量1/3的“长乐纱”已经成为优质的代名词,有力推动了“长乐纱”的市场开拓。为了让长乐市区域品牌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品牌,10月份将于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长乐一举拿下了50个针纺展位的14个。政府对明年在法国里昂举行的纺织品展也跃跃欲试,争取获得展位。此外,政府正加大力度,对长乐纺织产权的保护,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20年来的沧桑巨变,长乐纺织业从草根工业成长为支柱工业,成为国内实至名归的纺织之乡,面对未来,企业和政府都信心百倍。郑航胸有成竹地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政府将在纺织产业发展导向上着重鼓励上规模、重研发、重品牌的经编花边企业,鼓励发展、引进以经编花边产品为原料的服装企业、内衣企业,尤其是拥有自主品牌的服装企业。鼓励企业提高针织产品设计开发能力,促进织造新原料的应用,力争在针织总量和品种上保持领先,使经编业的上下游产业都得到良好的发展,进而巩固纺织业的优势地位。(载2006年8月17日,财富时报,188期,C3版)

新闻来源:财富时报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08-04-28 14:35:57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