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打假第一人 不要盲目相信一些“权威人士”

作者:王一雄 方福连 林坤斌
    3月16日,被誉为“学术打假第一人”的方舟子,应邀到云霄县立人学校做演讲,畅谈人生、学习与科学三者关系。立人学校操场上站满了该校师生和慕名而来的各界人士。围绕“科学”,结合自己的高中和大学学习经历,方舟子诚挚地告诫立人学子,人生要不断地学习,文理学科不能偏废。除了掌声,学生们也积极地将问题抛向方舟子。

与学子互动

    方舟子以“尖锐”和“不留情面”而闻名,立人学校的学生也毫不逊色。到了最后的提问时间,很多双手一直高高举着。“您经常揭露别人学术造假,假如别人对您也进行学术打假,您将怎么办?”站起来第一个发言的立人高一年学生,话音刚落,笑声和掌声都响了起来。立人学生先后抛出了十个问题,从中药到“伪科学”、学术造假一个不落,甚至还问到了方舟子的私人问题,“想问问你有没有小孩,如果有小孩,会不会让他从事科研工作?当然你可以不回答。”
    另一名学生站起来就直接问方舟子:“听说你新书签售后,就收到了两封恐吓信,你真的从没有想过退缩?”方舟子回答:“意料之中,知道自己做的是得罪人的工作,必然有人恼羞成怒,制造麻烦。”他笑着说:“我当然不会退缩,但是更注意人身安全了,不会太张扬了,以前要讲座都会提前公布消息,现在都免了。”20分钟的提问显然不能满足学生们的热情,对于他们的“尖锐”问题,方舟子却表现得“饶有兴趣”。“我们就是来提问的,要珍惜这个机会,见识一下真正的方舟子。”没有轮到提问的机会,现场学生很是遗憾。
    最后,方舟子给了立人学子四句赠言:“脑中有科学,心中有道义,手中有技术,脚下有实地。”赠言博得了学生们阵阵掌声。

人生需要学习,做个“通才”

    “学习对人生发展至关重要。学习和个人兴趣并不矛盾,可以说相辅相成。要善于找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然后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安排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方舟子谈起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学习经历时这么说。读高中时,方舟子对制作生物标本和写朦胧诗十分感兴趣,花费了不少时间,却不影响数理化学科的学习,学习成绩一直独占鳌头。后来,文科成绩最好的他却选择了理科,高考时考取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语文成绩居全省第一名。他告诉笔者,中学时代对文学和生物的兴趣,为他以后攻读生物学博士和科普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学里学生学到的是‘通才’知识,属于通才教育。比如学哲学,有利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记忆力,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大有帮助。现在出现的学术造假现象,很多是由于写作能力差造成的。古人说,文以载道。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作品,就有许多‘道义’知识,包括为人处世的道理,对学理科的学生大有裨益。理科知识大多是自然科学范畴的,有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就不会轻易上当受骗,不相信伪科学,自觉抵御假冒伪劣产品;另外,理科知识富有条理性、逻辑性,文科的学生也学些理科知识,做人、做事会比较规范。”方舟子说。 

学术打假是因为看不下去
   
    “其实从内心上讲我是不愿意去打假的,这是一件极其麻烦的事情!”方舟子非常无奈地告诉笔者,“我不是权威机构,没有人派我出来打假。我就像古代的侠客一样,实在看不下去了,才站出来‘拔刀相助’。如果有一天,我们的法制健全了,就不需要侠客了。”方舟子还呼吁大家揭露造假者,至少不要加入造假的行列。据了解,从2000年起,方舟子已揭露学术造假800多例,平均每年100多例。眼下,他又忙于揭露高科技产品造假现象。
    对于自己揭露造假者的真实性,方舟子承认,不敢说百分百是对的,但至少在目前揭露的数百起造假者中,绝大多数是证据确凿的。“如果有错,我们会主动道歉!”
    对于几年来他所揭露的数百起造假,方舟子说目前只有10多起学术造假案例引起当事人的学校和相关机构重视,并对此作出处理。他承认,从处理的结果来看实在太少了,而且被处理的10多起造假对象多是学生,涉及一般教师的寥寥无几,涉及到著名教授以及院士造假的,没有一起被处理。“虽然从处理结果上看效果不佳,但我们的揭露还是有成效的!”他说,这些事至少引起了社会的重视,让大家明白学术界也不是一片净土,不要盲目相信一些“权威人士”。

【相关链接】
   
方舟子,本名方是民,1967年9月生于云霄县。1985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1990年本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95年获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系、索尔克(Salk)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学。目前定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从事互联网开发、写作和兼为美国生物信息公司做顾问工作。
    方舟子为中文互联网站的先驱者之一,1994年他创办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主持新语丝网站,担任新语丝社社长,2000年创办中文网上第一个学术打假网站“立此存照”,揭露了多起科学界、新闻界等学术腐败现象。目前担任国内多家媒体的专栏作者,已出版著作16部。

新闻来源:漳州新闻网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08-03-18 21:37:02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