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态与产业统筹发展的“泉州模式”

作者:刘益清
——访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 

    “近年来,泉州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2013年GDP达5218亿元,已连续15年位居全省首位。”最近,泉州市委书记黄少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泉州一手紧抓经济总量的同时,另一手突出“生态立市”,逐年增加环保投入,2010年以来累计达650亿元,成为全省首个通过省级生态市考核的设区市,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她认为,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而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则是竭泽而渔。长期以来,泉州都把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最大的生态,坚持生态治理与产业升级并举,打造生态与产业统筹发展的“泉州模式”。为此,泉州做到“三个坚持”:坚持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坚持把绿色人居作为最亮丽的城市名片;坚持把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她说,泉州在2003年就制定《生态市建设行动方案》,做到生态环保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并从三个方面着手实施:注重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注重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水环境整治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注重珍惜生态资源,保护森林绿化、水资源、生态功能区等。
    她说,泉州提出打造经济升级版、改革创新示范区、生态宜居幸福城等三大战略,将生态文明作为经济、社会、城市转型的重要取向,并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市为抓手,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走出一条生产、生活、生态共赢的发展新路。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运用经济、市场、行政等手段,才能更好解决环境问题。”黄少萍强调,近年,泉州致力建立约束与激励并举的政策体系,形成政府与企业携手、沿海与山区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做到污染控制集中化、生态补偿机制化、环保服务市场化。
    当前,泉州面临着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访谈中,黄少萍也谈到如何将生态建设融入其中的问题。她认为,泉州实体经济、民营经济要加快转型升级、“二次创业”,须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把低碳发展理念融入企业生产方式转变中,把循环发展理念融入产业链和园区提升中。“同时,构建舒适、优美、和谐宜居的城乡环境,也是泉州创建国家级生态市的题中应有之义。一要在中心城市凸显‘绿之城’‘人之城’,注重实施自然景观规划、城市景观规划和环泉州湾绿道规划;二要在县域大城关、重点小城镇注重改善人居环境,加快提升各县域城关的景观绿化水平,以及重点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三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体现生态特色,做好村庄卫生保洁、环境整治工作,引导有条件的村庄向更高的标准发展。”
    去年10月,泉州制定《生态市建设“十二五”规划》。针对未来几年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她表示,力争2014年建成国家级生态市,80%县(市、区)、乡镇达到国家生态创建标准,主要包括三大类指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1.4万元,服务业占GDP比重达40%,单位GDP能耗控制在省下达指标内等;环保投资占GDP比重达3.5%,森林覆盖率达58.7%,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不超过省下达控制指标等;城市化水平超61%,公众对环境满意率98%以上等。

新闻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14-12-25 13:02:30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