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华东 走出大山的教授

作者:苏天才

      这次有幸参加进德村《箭竹长青》一书的采风活动,意外地与多年老朋友林华东在他的老家相遇。惊喜之余,又意外地获知他这次回乡是受乡亲之邀,为《箭竹长青》这本书把脉定调。因为有他坐镇,接受采风团采访的组织者心里才会更为踏实。果不其然,在他和组织者的协调下,采访非常顺利,圆满落幕。《箭竹长青》这本书是由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部分组成的,采访的对象也比较繁杂,有风物传说、土楼遗址等三十几个选题,选题中我特别看中“乡贤采访”一栏,因为里面有我交往多年的林华东教授。 我在心里说,我今天的采访对象就是他了。那么,教授林华东到底是何许人也?细事慢说,有分教,且看山泉涓涓流,不误秃笔细细书。


一、山有箭竹初长成


      站在我面前的林华东,穿着十分朴素,但见他脚穿一双黑色运动鞋,上穿一件红蓝白相间的T恤衫,下穿一条深蓝色裤子,显得精神干练。而他的长相也颇有个性,中等个头,小腹微凸,宽额头,鬓角斑白的头发保留着二八分发型,圆润的鼻头显示着一种自信和风度;为人温和,笃定从容,脸上时常挂着亲切的笑容。别看他已是接近古稀之年,但走起路来依旧脚下生风,说起话来快人快语,一点也不显老。这或许是故乡山水养人的缘故。说起他这人快人快语,这里有个小插曲,当时我想采访林华东,又怕被别的文友抢了题,就在与之闲聊中正儿八经地对他说:“林教授,咱先‘加定这’(闽南话),我来采写您!”只见他不假思索就一口应承下来,也不怕我把他给写砸了,这就是我眼里的好朋友林华东,性格直。

      咱们言归正传,先说说林华东的成长之路。林华东出生于农历一九五五年七月初八的进德村田头埔。祖父辈是农民。父亲林淡水出生后祖父母很疼爱他,让他在村里读了三年私塾,又接着到国民学校读了四年级。因为家穷,父亲就辍学回家种田了。后来,为躲避国民党抓壮丁,祖父东借西凑经费,让父亲升入蓝田国民中心小学读五年级。小学毕业后他考上了崇德中学。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家里缺乏劳力,家境窘迫,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饿着肚皮的父亲只能边读书边帮家里干农活。农忙季节还多次跟随祖父到漳州角美为人耕田、插秧做帮工,赚取一点辛苦费。在崇德中学,父亲认识了从香港归来的共产党员蔡勋(又名蔡重明)老师,加入蔡勋担任班主任的闽粤赣边区纵队第八支队四团党政干部训练班,后被派往漳平县开展地下工作,从此走上革命道路。母亲刘雪玉没有读过书,但贤惠聪颖坚毅。解放后,父亲因为是家中的老大、祖父母的依靠,就选择了回乡从事教育工作。林华东告诉我:“我其实是出生于革命家庭,父亲的执着谦和、母亲的智慧宽容一直沐浴着我的心灵。”

      林华东这句话似乎触动了我的某些联想。噢,想起来了,是常常挂在“箭竹”人嘴上的竹子。据说,“箭竹”是进德的最早地名,林氏开基祖子仁题写“德业日进”,遂称“进德”。我这里提到的“箭竹”就是指的进德。竹子似乎是箭竹人的最爱,一旦离开了竹子,箭竹人的心里似乎缺少了什么。你看,扑入我们眼帘的不管是门前屋后、沟沟坎坎,还是公路沿途两边、山梁脊背,到处都是青翠欲滴的竹林。竹子代表坚忍不拔、忠贞不渝,是箭竹人处世哲学的真实写照。你看一眼竹子,就知道了箭竹人的心灵所在,就读懂了他们灵魂深处所隐藏的积极进取的正能量。

      林华东老屋的门前屋后也栽有成片的竹子,英姿挺拔、郁郁葱葱,惹人喜爱。林华东和他的老同学蔡芳本还有本人都分别在这片竹林里留下了宝贵的合影。这片竹林这么茂盛,究竟栽于何时?我忍不住问了身旁的林华东。他说:“老家的这片竹林叫毛竹。据母亲所述,房前屋后的竹子是解放后移植来的,母亲亲手参与了移植。毛竹制成成品是生活的重要器具,竹笋一般受保护,不轻易挖掘。无论是冬笋还是春笋,特别是春笋,那是不允许随便挖取的,哪怕是困难时期。进入21世纪,生活走好,竹林旺盛,挖些冬笋春笋补充食品,成为正常的事。但不会拿去买卖。”你看,林华东的一个不识字的老母亲爱护竹子都爱到了这个程度,真是爱到了骨子里头了。这不禁让人感慨:唉!生长在箭竹村的竹子的命真好!

      1962年,林华东随母亲到父亲担任校长的潘田小学读书。1967年夏季,因停课闹革命,他又随母亲回到家乡,回到他最为熟悉最为钟爱的老屋,回到承载着他儿时诸多美丽梦想和欢乐的地方。林华东从小就身体羸弱,疾病缠身,所以,他得到家人更多的关爱。据他母亲说,他的祖母很疼他,譬如摔破碗、踩死鸭雏等错事,都不舍得骂他打他,几位叔叔婶婶和他大哥也都呵护着他。

      林华东说,重返家乡的那段日子是他最快乐的时候。他家就在小学旁边,每每吃完晚饭,就招呼上小朋友在操场上玩捉迷藏、“抓人救国”、 “挖地洞”、“ 跳格子”,或躺在学校旁边的山坡上数星星看月亮。他说让他终生不忘的一件事是,那年夏天他和玩伴们一起到 “桥亭”泅水,那时水比现在深得多。他一不小心就掉到深水窟里,幸好抓到一根木头才浮起来。小伙伴们把这事告诉他母亲。他母亲吓坏了,从此就不再让他近水。

      山里的孩子想要走出大山,唯一的途径就是进学校读书,靠知识改变命运。1969年他在进德小学复读,1970年春季进入蓝田学校附中读初中,1972年春季进入长坑中学(崇德中学)读高中,1974年7月毕业。他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优秀,也一直担任主要班干部。小学做过班长、少先队大队长,中学一直担任学习委员。小学评过三好生,初中时作为“三代会”的代表到过安溪县城参加县三代会。你看看,这林华东从青涩少年开始就无不渗透着房前屋后竹的灵气,竹的魂魄,高高地站在了作为学生求知欲的制高点。他在那个年代就被不同年段的老师刻上了敏而好学、品学兼优的时代印迹。他成了那个时代的“弄潮儿”。很显然,文革时期的“交白卷是英雄”、“不读ABC,照做接班人”的不正邪风并没有影响到他的求学之路。否则,我们现在见到的林华东可能就是一个行走在乡间阡陌上的普通乡民。

      一个优秀的学生,在求学的路上不会仅止于课堂上的知识,他会把眼光放到更广阔的课外书籍里,吸收更丰富的知识营养,以开阔知识视野,林华东也不例外。他告诉我说,他的父亲是参加过解放战争的离休干部,给了他坚持进步的理念。小时候在家里,他比其他同龄人幸运的是有许多书可看。如《红旗飘飘》《红日》《红岩》《红旗谱》《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等。这些书籍奠定了他人生追求的方向:那就是穿上军装扛起枪,成为一个保家卫国的革命军人。可惜后来因为体检不合格未能实现从军之愿,这成了他一生中的一件憾事。但他最终还是继承了父业,和大哥、侄儿、女儿等共同圆了父亲的泉州市百年“教育世家”之梦。

      其实,在求学的路上,林华东与同龄人一样,并非一帆风顺,也经历过曲折的心路历程。1974年高中毕业后,不能接着上大学,他就回到家乡,在进德学校担任民办教师。1975年,上级在进德学校设置初中班,他成为第一届初中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他教出了许多优秀学生。譬如现任福建省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福建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林全金就是当年第一届学生。文革期间,很多优秀老师被下放到农村、工厂、军垦农场等地从事体力劳动,学校师资短缺,代课、民办教师就是那个时代的“畸形”产物。当然,不得不说的是,当年那些个代课、民办教师在那个时候是发挥重大作用的,他们让课堂重新传出了琅琅书声,让绿茵茵的操场上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严格意义上说,是这群没有入过大学门槛接受良好教育的 “半拉子”老师填补了师资短缺的空白。他们居功至伟,值得后人尊敬。

      林华东那个时候年轻,精力充沛,浑身散发着青春气息。在教课之余,他参加了一项特别有意义的事,他笑称为“那段难忘的日子”。什么日子?他笑着告诉我说,他在乡贤林水成的招呼下,参加了业余耕山队,负责进德山林保护。当时正值文革后期,他利用业余时间与耕山队员走山涉水,观察山林情况;进门入户,检查是否有偷伐现象。每逢墟日前夜,他就与队员们带个草席,铺在村口桥亭的桥面上守夜,以防个别违纪村民将偷砍来的杉树运出村到集市上出售。两年半的时间,他与桥亭结下了很深的缘分,与家乡父老结下了深厚情谊,至今难以忘怀!

      林华东口中的桥亭,指的就是村里始建于宋代的瑞云桥,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张瑞图曾在桥亭上题写“津梁大千”四个峻峭劲利的牌匾,悬于梁上。只可惜,该题字毁于文革。进德是安溪的边陲,地处中部偏西,隐于峰峦叠嶂、奇峰毓秀的重重大山之中。这里有传说中罗隐到过的“香村”,有保存完好的林氏开基祖殿头祖祠,有黄氏福昌祖祠,有李氏族人所建年代久远的两层方形尚德土楼,有流传久远的南音古乐,有深受海内外青睐的进德花灯,有气势宏伟令人叹为观止的用一颗九人合抱的大松柏锯成的九根大梁建造的乡村大剧院。走进进德,你闻到的一定是含有远古而来的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的气息。相信林华东也是带着这种气息走出大山的。林华东是1977年3月进入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的。能离开农村到省城深造,他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但他心里始终有一种不为人理解的恋乡情结,他认为在“中榜”之前,自己已经做过两年半的民办教师了,他想学成归来后,要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些贡献。也因为基于这个理念,在填报志愿时,他的第一志愿就毫不犹豫地填报了福建师大,第二志愿填报厦门大学。以至于在县城参加面试时,厦大招生老师专门找上他,询问他有这样好的成绩为何第一志愿不填报厦大?林华东笑着回答,他没参加高考前就已经是一个民办教师,首选师范大学可能更保稳些。大学毕业时,他就把行李一步到位直接托运回家。后来才知道自己被分配到泉州工作。

      我笑着问他,您这辈子应该走了不少地方,为什么还这么割舍不下故乡?难道这里有您热恋的情人?

      他也微笑着回道:“我很幸运,工作期间我除了为闽台高等教育合作多次奔走两岸,还到过欧美澳加东南亚,增长了许多见识;但是,最难以割舍的还是家乡的桥亭。人在天涯,心恋故土。我每次回家时,桥亭都是我第一站必停留的地方,是我真正日思夜想的知心‘爱人’。”说到爱人,这里还真就不能省略了这一笔。说起林华东的婚事,还真不是花前月下谈来的。他是经人介绍,与爱人许端英于1982年国庆节结婚的。许端英祖籍安溪县雅兴村,跟随父母在惠安生活。父亲是惠安一中高中部知名历史教师;母亲在惠安任小学教师,知书达理远近闻名。许端英勤奋贤惠,是当时惠安信用社的会计尖子,参加福建省专业技术大赛获过一等奖。结婚四年后,就调到泉州信用社工作,从基层信用社会计、主任到联社总稽核、副主任、监事长兼纪委书记,直到退休。许端英端庄善良,又幽默风趣。我们几个人分别与林华东合影的时候,她就站在一旁,见我们合影完毕,就笑着说:“我也要和我家老头子合一张影,结婚这么久了,我们还没有在老家屋后这片竹林里合过影。今天是个好日子,不能白白浪费了眼前这片美丽的竹林。”话音刚落,就引得大家一阵开心大笑。林华东偷偷告诉我,几十年来,他这位牵手不仅是他生活的呵护者,还是他的作品的第一读者。《父亲的精神》《母亲的菜园子》《丈姆情怀》(均刊于《泉州晚报》)、《母亲心中的路》(刊于《福建日报》)、《母亲、古厝与翠竹》(刊于菲律宾《商报》)都有她参与文字修饰的痕迹。真是伉俪情深!

      行文至此,该把话锋转到他的教学生涯,窥探一下他在教育战线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学术贡献。


二、学海扬帆抒鸿志


      林华东走上大学讲台的时候还是一个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是一位刚走出大学校门就又踏入大学校园的年轻教师。1980年春,林华东到泉州师范大专班报到,经历了1981年大专班成为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春升格为本科大学的两大转折。直到退休,他在这里工作了整整36个年头。从黑头发的帅气年轻小伙变成满头海棠花的老头,他无怨无悔地把青春和智慧都贡献给了他一生中为之钟爱为之追求的三尺讲台,可谓桃李满天下。我们以时间为轴线,理顺一下他的教学轨迹,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他在教育战线上的奋斗之路。1980年,他在中文系教现代汉语课,并兼任1979级班主任。1981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命名“泉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每个系设立一个辅导员。他兼任中文系辅导员。1979级毕业后他又兼任1981级班主任。1984年到1985年,他到四川大学进修硕士生课程。1985年回校后兼任1984级班主任。1986年6月,被任命为中文系党支部副书记。1987年晋升为讲师。1992年到1993年,他到复旦大学访学,修习博士生课程。林华东开心地告诉我,他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9年晋升教授都是以科研要求更高、增加面试环节但不占学校职数的“破格”条件参评的。他成为文革后毕业在泉州师专工作的教师中晋升教授第一人。当时学校已有的一个教授是厦大1966年的硕士生,属于文革前毕业的。要在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成为一名教授,那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不容易,得有硬件支撑。这硬件就是你的学术成果。据林华东介绍,闽南方言保留很多古汉语的特征,而早期的日语词汇因为大量从古汉语中借用也保留了许多汉音和唐音。所以,他研究闽南方言的成果很受日本学者的欢迎,系列论文在日本的全国性刊物《中国语研究》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通讯》上发表;与此同时,他在国内的《中国语文》《方言》《古汉语研究》等全国性刊物也发表多篇论文。这些论文成为他晋升教授的代表作。他走了一条同时在国内和国外及境外高等级刊物发表论文的学术路子。这是一条很不容易走的路,但他走出来了。

      话说回来,由于林华东平时工作呕心沥血,踏实肯干,又积累了很丰富的高等教育管理经验,其为人为学不但很受师生欢迎,也很受领导的重视。当时的老校长陈世兴教授就对他呵护有加。1996年2月,经中共泉州市委批准,他被任命为校党委委员、校长助理。1998年12月学校与泉州教育学院、泉州师范学校合并,他被任命为副校长、党委委员。2003年他获聘福建师大硕士生导师,2008年获聘福建师大博士生导师。2010年,经福建省人社局审批,晋升为二级教授。

      林华东长期研究汉语言文字,对本土方言——闽南话尤感兴趣。自1982年开始,他就把闽南方言纳入学术研究的视野,2008年出版的《泉州方言研究》是他方言研究成果的代表作。林华东说,从闽南方言形成与演变的研究,到闽南族群文化和泉州海丝文化的研究,是他的一个华丽转型。2009年,他以海西专项课题为依托,在校内跨学科、跨专业组织六个团队40多人,集体探索闽南文化和海丝文化。他带领团队把闽南文化的研究成果推向全国,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部级报刊刊发论文17篇,出版专著14部,在其他专业刊物发表论文200多篇。团队成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先后有8人晋升教授。泉州师院的闽南文化研究因此产生了巨大影响。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将闽南文化研究基地落户师院,2014年台盟中央也将闽南文化交流研究基地落户师院。这种感人的蝴蝶效应,无不浸透着林华东毕生的精力和智慧。林华东说,他在闽南文化和方言研究取得一定成果后,社会各界经常邀请他做学术报告。他先后应新加坡安溪会馆、台湾成功大学、福建省台盟、福建省台联、福建师大、华侨大学、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泉州市委党校、泉州市非遗保护中心、泉州市关工委、泉州老年大学及鲤城、丰泽、洛江、泉港、石狮、惠安、南安、安溪、德化等县市区党委宣传部和党校及社科联、刺桐讲坛、清溪讲坛、温陵讲坛等单位的邀请,开讲闽南文化、闽南方言、海丝文化等讲座上百场,得到听众的一致好评,与许多社会人士结交为朋友。

      在林华东身上,我们发现,他是一个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高等教育管理人才。2000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高校。如何办好一所合格的大学,并在多年后能通过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分管教学的校领导林华东来说是一大考验。林华东几乎全力以赴,探索地方性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之路。他把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和地方性高校专升本蝶变的实践结合起来,一边撰写地方性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系列文章,一边将这些理论研究转化为教育管理实践,先后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攀岩计划、学科建设计划、数字校园建设计划、质量体系建构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计划、四四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计划等。在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师院以超前方式率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高校界获得广泛关注。林华东作为具体实践者,多次受教育厅邀请为新办本科高校校领导做办学经验报告。还应邀为厦门理工学院、莆田学院、龙岩学院、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等高校开过讲座。

      林华东是领导,更是一名受人尊敬的学者。他撰写的100多篇论文先后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语文》《语言文字应用》《方言》《中国语研究》(日本)等重量级报刊发表,出版专著和主编论著(教材)24部。其代表作主要有:《泉州方言文化》(1998年福建人民出版社)、《渗透与交融》(1999年电子科技出版社)、《泉州方言研究》(2008年厦大出版社)、《趋势与策略》(2008年厦大出版社)、《闽南文化:闽南族群的精神家园》(2013年厦大出版社)、《泉州学概论》(合著,2022年厦大出版社)。他先后10次获福建省和泉州市社科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2次获得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自2009年开始,每年都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发表一至两篇闽南文化研究的文章,前后共7篇。此外,还在《人民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闽南文化研究论文4篇。他认为这是最精彩的,因为影响力大。2021年7月,林华东应邀为《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特刊》(由《福建日报》主编)撰写了《宋元泉州:光明之城向海生》,为泉州入列世遗增添了些许色彩。

      林华东说,他这辈子最值得回味的是,把闽南方言的历史形成率先放到闽南族群的历史形成和古代雅言通语发展的大环境中探索,提出的独到见解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他把闽南文化的研究成果率先推向全国,在闽南厦漳泉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他把提炼的闽南文化的核心精神和宋元刺桐海洋文明模式率先展示给世人,这些观点正在被社会所接受;他还把百年来学者们对泉州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整合到泉州学学科框架中,牵头撰写《泉州学概论》,此举已经开始获得呼应。在高等教育领域,他把地方性本科高校定位在应用型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得到厦门大学资深教授潘懋元的充分肯定。

      要说林华东的声望,那只需看看他的社会兼职。他先后担任过中国语言学会理事,福建省语言学会、福建省辞书学会、福建省美学学会、福建省修辞学会副会长,福建省茶产业研究会第二任会长,福建省第七届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他是教育部本科高校审核评估专家,教育部人才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教育厅本科专业建设评审专家、福建省语言文字规范化评估专家,福建省高校高级职称评委和福建省特级教师评委。

      林华东是泉州市劳动模范、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教育部曾宪梓高校教师奖获得者、全国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在鲜花和掌声中,林华东的座右铭是:做人,坚守竹之虚怀,柏之坚韧,桥亭之通达。做事,能够浏览群书,拓宽视野;文史哲教,跨界交融。以平常心获得荣誉,以公认成果收获奖励。


三、老骥伏枥情未已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说说林华东退休之后的生活轨迹。

      2015年12月,林华东正式卸任泉州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职务。随后应聘到泉州海洋学院担任三年的校长兼党委书记,2018年底宣告正式离开高校管理岗位。但是,他不因年龄的退休而终止学术探索,还一直在泉州师院担任《泉州师范学院学报》主编;2016年被聘为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荣誉指导;主持台盟中央闽南文化交流研究基地课题至今已完成7项;牵头合著并于2022年1月出版了《泉州学概论》。2017年受聘泉州师院关工委执行主任。2022年7月,经组织同意,他当选泉州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

      林华东闲暇之余,也常回家看看,回味小时候在家乡的感受,与儿时玩伴聊聊天,与过去的耕山队员叙叙旧。因此,他一回家,沿路常有乡亲亲切地与之打招呼,他觉得回家的感觉真好!他还致力于关注家乡的建设和乡村振兴。林华东的家乡在深山老林,一直比较贫困。早在2016年,他就受村党支部的嘱托,上下呼吁,终于促使进德村列入泉州市贫困村行列,得到一笔脱贫解困经费,同时还获得安溪县财政支持的环村道路建设专项资金、泉州市革命老区村建设专项资金、小学运动场改造专项经费。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林华东贡献了绵薄之力。不仅如此,他还尽其所能,带头为家乡小学、蓝田中学和长坑中学建设捐资助学;他还积极撰写《乡路华年——我的蓝田初中生活》《抹不去的记忆——怀念母校长坑中学》(均刊于《泉州文学》)、《长安山:见证我的成长与成熟》(刊于《福建师大校报》)以求学记忆记录往事。

       林华东告诉我,人老了总爱回忆曾经的风风雨雨。2022年4月,他填有一词,嘱我附于文末。词曰:

      望海潮

      回眸

      桥亭游子,经霜历雪,惯于砥砺风沙。

      巡瞰世情,潜游学海,追寻绝顶琼华。

      使命为黉佳。

      引航立船首,踏浪如骅。

      著作求新,传道解惑亦清嘉。

      从来病树难桠。

      早残枝弱体,凋叶枯芽。

      顽疾未消,新疴又起,何曾见得端涯。

      谁晓吾身家?

      最是欣慰处,天赐灵葩。

      无论酸甜苦辣,且饮一杯茶!

      好一个“无论酸甜苦辣,且饮一杯茶!”足见林华东如何笑对人生。他的乐观、向上、率真的本性跃然纸上。

      采访结束后,笔者问他对故乡有什么期待?他不假思索快人快语地说,希望家乡新一代都能走出深山看世界,各类人才辈出;希望乡亲们能以各自能力反哺家乡建设,助力家乡进一步腾飞。

      他说的这番话特别让我感动。临别,我在心里说,从大山走出的教授林华东,您是箭竹人的骄傲,更是大山的好儿郎,大山的脊梁!

      附,作者苏天才,安溪县湖头镇溪美村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最后一个撤走》、《兵妹》、《镜框上的血痕》,长篇报告文学《滴血的红豆杉》、《逃也枉然》、《生命至上》等,其中《滴血的红豆杉》获恒光杯全国公安文学大奖赛文艺奖、《镜框上的血痕》获公安部第十三届金盾文学奖。《最后一个撤走》、《兵妹》、《滴血的红豆杉》均获得泉州市政府刺桐文艺奖二三等奖。

新闻来源:财富海西杂志社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24-01-29 12:13:46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