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质量发展

作者:龙成

——访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

      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要继续压紧压实责任,把脱贫人口和脱贫地区的帮扶政策衔接好、措施落到位,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现象。2023年,如何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关工作?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2022年,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拓展,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在累计识别纳入监测对象中,65.3%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风险,其余均落实了帮扶措施;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达到3277.9万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4342元,同比增长14.3%,低收入组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速明显加快。
      “今年开始,国家乡村振兴局将在总结各地执行情况基础上,对《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指南(试行)》进行修订完善并正式印发实施。”刘焕鑫强调,结合实际制作政策“明白纸”,推行“一码通”,努力让所有农户都了解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政策。同时,在通过个人申报、干部走访、部门筛查预警3个渠道开展常态化监测的基础上,用好“12317”等平台,及时核实处置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做到不漏一户一人。
      据国家乡村振兴局工作计划安排,2023年第二季度将在全国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及时解决因疫情影响、自然灾害、严重疾病等引发的返贫致贫风险隐患。对家庭有劳动能力的监测户,至少落实一项开发式帮扶措施,引导勤劳致富;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监测户,做好兜底保障;对弱劳力半劳力,要创造条件探索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
      “我们聚焦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3.5万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用好‘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驻村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4支帮扶力量,围绕项目建设、劳务协作、园区共建、产业协作、干部人才交流、消费帮扶等细化任务和举措。”刘焕鑫表示,社会合力进一步凝聚,协作帮扶工作格局更加稳固。去年,东部省份实际投入财政援助资金230.9亿元,引导2633家企业到协作地区投资1354.2亿元,305家中央单位共向592个定点帮扶县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689亿元,18.6万名驻村第一书记、56.3万名工作队员在助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必然要求。”刘焕鑫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着力激发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志气心气底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培育提升产业。脱贫县要选准发展方向,做好“土特产”文章,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开发一批特色鲜明、品质优良的特色农牧渔产品。同时,要补上产业短板弱项、选好经营模式、健全联农带农机制,通过持续开展消费帮扶行动,拓宽脱贫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对接建立市场化消费帮扶机制,及时化解市场风险。
      积极扩大就业。把握脱贫群众就业规律,顺应就近就地务工比重逐步提升的趋势,通过组织动员更多有意愿、有劳动能力的脱贫群众外出务工就业,稳住脱贫群众务工就业规模,确保脱贫群众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统筹用好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等资源,加强资产经营管理、开发利用集体土地、创新发展方式,支持脱贫地区农村特别是经济薄弱村培育壮大集体经济。
      壮大县域经济。推动脱贫地区与发达地区深化经济交流合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将本地的资源禀赋、要素优势同发达地区的市场资源、管理经验有机结合,培育多元经营主体,引导帮扶力量更多地培育优质项目,助力脱贫地区增强发展意识、拓宽发展思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提升脱贫群众技能素质。各地要摸清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需求底数,建立清单,为有意愿的脱贫群众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创造条件。聚焦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提高职业教育入读率、就业率;聚焦脱贫家庭青壮年劳动力,提高技能专业化水平。

新闻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23-02-09 12:08:44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