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福建产业技术从“跟跑”向“领跑”

作者:李珂
  2010年6月,福建省政府、中国科学院、福州市政府三方共建中科院海西研究院。2015年5月通过一期、二期建设验收,2016年3月进入三期项目建设。
    仅一期、二期共建期间,海西研究院就建设10多个国家、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与我省行业骨干企业联合共建工程化研发中心25个,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有80多项技术成果成功向企业转移转化,企业年新增销售收入46亿多元,助推我省产业技术从“跟跑”转向“领跑”。
    “海西研究院创建以来,围绕福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等部门的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下,突破了3D打印、半导体照明封装、光纤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与探测器、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第三代闪烁晶体及器件、精细化学品等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为工程化和产业化提供技术创新源泉,催生出多项变革性创新成果和一批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副所长兰国政说。
    
源头创新,产业技术变革发展提速

    由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研发的透明陶瓷荧光体及其封装等全链条技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不仅实现1000W超大功率透明荧光陶瓷LED光源的产业化,而且这一技术得到多个国家工程项目青睐,已应用于备战2018年冬奥会训练场馆照明。
    海西研究院合作发展处处长张云峰说,瞄准大功率LED灯这一国内外企业竞争的热点,海西研究院从材料源头寻找突破,在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中科院院地合作专项等资助下,2016年,凭借海西研究院原有激光陶瓷的技术基础,通过将荧光材料掺杂到陶瓷材料中烧碱,研发了透明荧光陶瓷这一新型封装材料,突破千瓦级COB光源封装产业发展瓶颈。
    “此超大功率COB光源填补LED户外照明领域空白,可广泛应用于广场、港口、机场等领域,平均节电率在70%左右。”张云峰说,透明陶瓷荧光体及其封装等系列集成技术,实现了LED产品的高光效、高可靠性、低成本,培育出国际首家规模化生产LED透明陶瓷荧光体及光源的高科技企业——中科芯源,使我国LED企业具备与欧司朗、飞利浦等国际知名企业竞争的技术优势。
    这是海西研究院注重源头创新和集成创新的一个缩影。
    “海西研究院的技术成果已成功向福建福晶、厦门三安等数十家企业成功实现转移转化,支撑了福建光电子材料、光通信、精细化工、先进激光制造、半导体照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地方经济发展。”兰国政说。
    
建互动式创新链,走完“最后一公里”

    从科研成果到产业化,往往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海西研究院,在这方面寻到了捷径。
    “人才+技术成果转移+团队”就是其中之一。
    2011年,曾任美国企业科学家的苏辉毅然回国,任海西研究院研究员。院里引入风险投资机构和民资,与苏辉技术团队共同组建中国首家半导体激光器和探测器研发生产企业——福建中科光芯,团队光器件工程技术产业化方面的突破性成果项目落地福建。次年,中科光芯实验室诞生中国光通信产业首个“中国芯”,公司“光芯片”产品填补我国三网融合中核心器件产业空白。
    “中科光芯是民企,股份由技术团队占大头,运营由企业自主。”苏辉说,海西研究院这种柔性灵活的人才引进使用机制,极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为促进成果转移转化,海西研究院以行业企业的创新需求为主导,以建设中科院海西育成中心为抓手,有针对性引进一些带有产业化项目的人才团队,组建项目公司。
    目前,海西研究院已培育出高技术企业13家,涉及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领域。
    “柔性引才+人才混编”则是海西研究院产研协同创新合作的模式之一。
    为密切产学研结合,海西研究院构建了“人才、平台、技术”三位一体,企业老总到科研院所当研究人员,科研院所的科学家与企业技术人员“混编”组成团队,让科研成果迅速应用于产业,走完从实验室到生产应用和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海西研究院的杨健团队掌握世界级光纤激光发生器制造行业的先进技术,研制出国内首台工业级1200W单模光纤激光器。福州永越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逢章与海西研究院对接后,决定将这一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的激光切割、焊接。于是,研究人员与永越企业组建成“混编”团队,很快形成新的科技成果——激光机器人产品。这一产品切割、焊接效率和精度大幅提升,系统集成技术位居国内先进水平。
    与海西研究院合作后,陈逢章成为该院先进制造技术集成研究所特聘研究人员。三年来,这个“混编”科研奇兵,在虚拟制造与仿真设计、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及关键器件等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形成一系列应用成果。永越营业额大幅提升,并与安川机器人、ABB、西门子自动化等国际知名公司形成战略合作关系。
    基础研究人员与产业密切合作,推动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实践,这样的思路使得海西研究院的创新越来越接地气,截至目前,已与我省企业合作开展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
    海西研究院还主动服务支柱产业、龙头骨干企业。比如,与福建海源机械、中建海峡共建“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海源中建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一化控股共建“绿色化工技术研发中心”,与厦钨共建“厦门市能源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
    共建7年来,海西研究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进行科研布局,逐步建立“海西创新群体-区域研发中心-战略新兴产业”的开放科技创新体系,创建“前沿科学(原创研发)-变革技术-产业示范”开放互动式科技创新价值链,成功实现从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到应用研究、工程产业化协同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中科院属各单位在我省转移转化的科技项目达534项,使地方企业新增销售收入306.5亿元,新增利税69.6亿元。其中,2016年,在我省转移转化的科技项目近100项,使地方企业新增销售收入60.07亿元,新增利税12.05亿元。
    
    记者手记>>>大院大所大动力

    福建产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平台强有力的支撑。但福建大型科研机构少,科研资源相对不足,高层次和科技领军人才缺乏。
    大手笔引进、共建大院大所,推动一流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成为解题答案。中科院海西研究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国家队”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如何与“地方兵团”协同合作?海西研究院有针对性培育和引进人才团队,不断调整优化学科布局,与厦门市政府共建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重点突破稀土清洁生产和均衡高质利用的关键技术。目前,海西研究院已设立5个研究所。
    如何把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市场需求产品?海西研究院结合当地产业,找到企业共有“痛点”进行课题研发,满足整个产业链升级的需求。这是科技研发平台的生存土壤,也是激发市场活力的根基。
    科研创新离不开政府支持。近年来,我省出台一系列鼓励引进境内外重大研发机构落户福建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吸引中科院、机械研究总院等一批大院大所来我省发展共建,为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松绑”加力,推进了我省产业技术变革和发展。

新闻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17-10-06 11:20:01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