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榕引领中国茶业走向世界

作者:万嘉溪 苏水良 郭振栋
———访福建敖峰闽榕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德星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继北京奥运会后又一举世瞩目的顶级盛会。翻开世博会150余年的历史,我们发现历届世博会几乎都少不了中国的茶叶,而闽茶作为17世纪最先流入欧洲的中国茶叶,历来是世博会茶叶展台的常客。
    遗憾的是,有近千年历史、曾为皇家贡茶、在各级评奖中屡获殊荣的福州名茶——茉莉花茶却从未与世博会牵手。直到2010年,一个名叫王德星的福州茶人弥补了这一遗憾,他打破了福州茉莉花茶参展世博会的“零”记录。
    2010年1月12日,由福建省政府22个部门组织的福建省参与2010上海世博会筹备委员会举行新闻发布会,福建省领导对闽榕茶业等9家企业代表进行了授牌。福建敖峰闽榕茶业有限公司(原福州市城门敖峰闽榕茶厂)生产的崟露牌茉莉花茶,成为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茉莉花茶唯一指定用茶。
    王德星董事长说:“上海世博会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百年一遇、一生难得。世博会是世界各国文明成果交流的盛会,各个国家、各个省市都想在有限的空间里充分展示其特色的元素。人们都说,茶叶最能代表中国的味道,那最能代表福州的味道,自然就是茉莉花茶了。闽榕作为福州茉莉花茶的龙头企业,有幸进入世博。我们要借助世博会的舞台,展示福州茉莉花茶‘茶之韵•花之香’的独特魅力,让世界感受到福州的味道。”
 
春天的气息  家乡的味道
 
    福州是茉莉花茶的原产地,1986年福州市政府将茉莉花定为市花。茉莉花于西汉初年传入中国,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宋朝时在福州广为栽培。南宋时期,福州人采集新鲜茉莉花与茶叶,通过窨制让茶叶吸收茉莉花的香气而制成风味独特的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的商品性生产始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迄今有150多年的历史。福州市及其周边的长乐、闽侯均是中国最早的茉莉花茶生产基地。清咸丰年间,由于慈禧太后特别喜欢茉莉花茶,福州名人辈出,在京津的上层官员和外国使节中引发了福州茉莉花茶热,福州茉莉花茶被视为珍品进贡皇宫。
    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福州茉莉花茶发展达到第一个鼎盛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福州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占全国茶叶出口总额的35%,茉莉花茶生产加工总量超过20000吨,外国商人先后来福州开洋行,福州茉莉花茶畅销欧美和南洋。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中期,由于茶企注重建立质量标准和工艺创新,福州茉莉花茶迎来了第二个鼎盛期。1987到1995年,在省、部及全国花茶评比会上,福州茉莉花茶获奖30余次,茉莉花茶企业达到近千家,全市产量达到80000吨,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居全国之冠,产值超过15亿元。
    著名作家冰心出生于福州,她在《还乡杂记》中写道:“我所到过的亚、非、欧、美各国都见到辛苦创业的福建侨民……在她们家里、店里,吃着福州菜,喝着茉莉花茶,使我觉得作为一个福建人是四海有家的。”在每一个福州人心中,茉莉花茶就是家乡的味道。冰心还在散文《茶的故乡和我故乡的茉莉花茶》中赞美茉莉花茶:“茶香和花香溶合在一起,给人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世界花茶在中国,中国花茶在福州。而福州的茉莉花茶企业主要集中在仓山城门一带。据茶叶专家骆少君回忆,三十年前,只要一踏进仓山,就可以闻到清幽淡雅的茉莉花香。
    以闽榕茶业所在的胪雷为例。在福州茉莉花茶的鼎盛时期,全国各地的茶商都云集福州城门,在胪雷一带设厂,将省外的茶叶大量调入福州窨制,然后再运销到全国各地,城门一带茶厂最多时数量达400多家,仅胪雷就有上百家,制茶高手更是卧虎藏龙,窨花技术由胪雷传播到全国各地。可以说,胪雷是培养茉莉花茶生产技术人才的摇篮,堪称“中国茉莉花茶的黄埔军校”。
 
平地出好花  高山出好茶
 
    茉莉花茶是一种再精加工茶,是充分运用茶叶具有吸香、鲜花具有吐香的特性,将两者有机融合,在适宜的吸香、吐香环境和特殊的技术条件下,使茶叶充分吸收花香而制成的。因此,好的花茶往往是好花和好茶的强强联合。
    福州茉莉花茶之所以在花茶中独树一帜,除了福州具有得天独厚的露天栽培茉莉花的自然条件,最关键的原因在于窨制茉莉花茶所采用的单瓣茉莉花为福州所独有,其香气浓郁、悠长、清高,是双瓣茉莉花和多瓣茉莉花所不可比拟的。
    好茶要有好原料,做茶要从源头抓起。闽榕茶业特别重视基地建设,一手抓绿色无公害茶叶基地建设,一手抓绿色生态茉莉花基地建设。
    闽榕茶业长期与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合作,联合开展专项研发,先后在福建霞浦、寿宁、福安、安溪等地海拔八百米左右的山区建立了20000多亩高山云雾纯天然生态无公害、绿色茶园基地,这些基地无工业污染、空气清新、水质纯净、生态环境好,为制作茉莉花茶提供了优质的茶青。
    公司还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在福州闽江浦口湿地开发了近千亩绿色生态茉莉花种植示范基地,严格按照国家绿色食品标准科学管理种植,使之达到绿色、安全、高产的目标,为制作茉莉花茶提供了优质的茉莉花。
    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大量土地被征用和开发,茉莉花地锐减,福州土生土长的茉莉花就越显珍贵。这片湿地是王德星费尽艰辛才承包下来的,保证了茉莉鲜花的品质,实现了对湿地的保护性开发和利用。
    闽榕公司还计划将浦口茉莉花种植基地建设成茉莉花生态观光园,逐步打造成为融休闲、度假、旅游、教育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综合项目。他希望通过这个茶文化旅游项目,让消费者身临其境,看看茉莉花是如何种植的,让人们对福州市花和茉莉花茶有更深刻的了解。
 
承千年工艺  做现代花茶
 
    据介绍,茉莉花茶制作工艺在魏、唐时已开始萌芽,当时增加香料的目的是为了除去茶叶中的“青草味”。随着制茶技术的发展,唐代发明了蒸青制法,人们开始崇尚茶的真香。
    上世纪八十年代,王氏家族在胪雷开创闽榕茶厂,传承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工艺,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王氏闽榕茉莉花茶制作工艺。该工艺极为讲究,包含了鲜花养护、筛花、窨花、上堆、通花、起花、烘焙、提花等92道生产程序,层层把关。公司还特别聘请了茶界泰斗、百岁茶人张天福和国家茶叶质检中心主任骆少君担任总顾问。
    王德星董事长说:“福州茉莉花茶制作工艺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发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福州茶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据悉,福州茉莉花茶传统制作工艺已开始申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闽榕茶业拥有现代化标准厂房20000多平方米,拥有茉莉花茶、绿茶清洁化、连续化生产线设备、茶叶初加工、精加工设备近百套,茶叶加工机械化率达到80%,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28000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QS认证和“中国绿色食品”认证。
    早在2008年,王德星就提出了“安全到每一泡茶叶”的质量理念,并致力于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做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质量有保障。
    经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定,闽榕茶业成为茶叶行业里唯一获得产品二维识别码的企业,人们可以通过3G手机联网了解全部生产流程,即时监控生产基地的实况,保障每一泡茶的稳定品质和卫生安全。
 
产学研合作  与国际接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闽榕茶业与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福建农林大学以及福建省茶叶学会等建立了广泛深入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努力打造“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运营体系。
    为了充分发挥人才和资源优势,合作各方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学研合作、产业化发展”的原则,共同成立了茉莉花栽培及应用技术研究所,围绕茉莉花茶产业需求进行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和标准制定,应用现代茶叶科技,保护、利用和发展品牌,提高茶叶整体质量和效益,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工艺技术,进行茉莉花茶研究、开发和生产,以聚集和培养一批花茶专业技术人才,在茶叶加工领域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革新。
    在茉莉花茶窨制工艺方面,闽榕茶业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探索福州茉莉花最佳的释香环境条件、茉莉花茶窨制过程中茶叶充分吸香的含水率以及各窨次最佳的用花量。窨制方法采用一、二、三连窨,首窨承传统低含水率窨制工艺,二、三窨茶胚含水率控制在11%-19%,茶胚吸香效果好。另外,一、二、三连窨配花量先多后少,不浪费茉莉鲜花,又能使茶叶充分吸香。四窨改变传统的各窨次的花量“先多后少”的原则,采用大花量窨制,使茶胚第二次充分吸香,干燥后提花,增加了茉莉花茶的表面香度。这种单瓣醇香茉莉花茶的窨制方法,目前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0910044159)。
    通过产学研合作及不断自主创新,闽榕茉莉花茶的品质上了一个新台阶,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价格增长了20%以上,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销售产值以每年25%的幅度递增。
    在2009年11月7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产学研合作高峰论坛上,闽榕茶业与天津滨海高新区、无锡科技园、神华集团等18家单位一起,荣获“全国产学研创新示范基地试点单位”殊荣。在中国茶界,仅闽榕茶业一家。
    王德星董事长说:“建成后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化为目标,对福州茉莉花茶品质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的名片 世界的闽榕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福州茉莉花茶曾经历过一个低潮。因为闽榕茶业长期从事团购业务,所以不但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得到了持续的发展,逐渐成长为福州茉莉花茶龙头企业,销售渠道也由单一的团购逐步发展为多元化经营,在北京、上海、广州、东三省的大中型城市设立了营销中心。
    解决了经营问题之后,王德星董事长意识到当今茶行业正在进入品牌时代,没有品牌的企业,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去。于是他定下了一个更为宏大的目标——打造品牌。
    近年来,福建敖峰闽榕茶业有限公司先后被评为“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农业部全国创名牌重点企业”、“福建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福建省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福建省先进企业”、“福建省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公司主打品牌“崟露”被评为“中国食品安全放心品牌”、“福建省著名商标”;崟露牌系列产品被评为“福建省名牌产品”、“福建省名牌农产品”、“福建省名茶”、“福建省优质茶”;王氏闽榕茉莉花茶制作工艺被福州市政府列入三坊七巷茶文化展示项目。
    闽榕茶业还被指定为全国政协第十届四、五次会议花茶、绿茶、乌龙茶特供商、2008北京奥运会新闻中心茶类特许供应商、中国申奥第一茶生产基地、2009年中共中央统战部工会用茶供应商。2009、2010年,崟露牌茉莉花茶、绿茶和乌龙茶被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三次会议专用礼茶。在国庆60周年之际,崟露牌茉莉花茶又被评为第八届世界华人企业家国庆60周年招待会指定用茶。
    为宣传茶叶品牌,闽榕茶业积极“走出去”,仅2009年,就参加了首届香港国际茶展、上海国际茶博会、第七届中国农产品交易会、第三届海峡两岸茶叶博览会、厦门投洽会等诸多颇具影响力的展会,展示福州茉莉花茶文化。
在各类展会的评比中,闽榕成绩斐然,2009年先后获得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茉莉花茶、绿茶金奖,上海国际茶博会茉莉花茶特别金奖和“中国鼎尖名茶”称号。
    在2008年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上,闽榕茉莉花茶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及原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黄小晶等领导的肯定。在2009年第七届中国农产品交易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参观闽榕展位时连声赞叹。在2010年全国政协机关春节团拜会上,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与王德星董事长亲切握手。
    以展会为契机,闽榕茶业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2008年,闽榕茶业与法国花世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合资研发、生产、经营茶叶及茶叶制品,金额高达5000万元人民币。目前,闽榕茶业已先后与法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相关行业协会及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眼下,闽榕茶业正抓紧落实三件大事:一是与加拿大北纬国际集团协商研发、生产、经营茶多糖、茶多酚、茶色素的深加工及市场营销与推广,总投资达6000万元人民币;二是和法国企业共同组建福建王氏闽榕茶业有限公司;三是与新加坡中小企业工会商谈引进国际风险投资基金,共同打造茶业上市企业。
    王德星董事长认为,只有通过国际合作,福州茉莉花茶才能突出重围,打进国际市场,成为中国的名片。福建闽榕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福峡路胪雷工业区浦道街272号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8811-661
    电话:86-0591-83498177  28050177
    传真:86-0591-83493668  邮编:350018
    网址:www.minrongtea.cn  邮箱:tea@minrongtea.cn

新闻来源:时代华商杂志社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11-03-31 19:09:09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