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投洽会”助力中国经济腾飞

作者:苏水良
———访第十四届中国投洽会组委会副主任、厦门市人民政府市长刘赐贵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于2010年9月8日到11日如期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投洽会经过十四年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活动内容不断丰富,办会水平不断提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第十四届投洽会继续围绕“引进来”和“走出去”两大主题,围绕后危机时代经济复苏的机遇和挑战,通过信息发布与研讨、展览展示、项目洽谈等形式,为经济复苏中的中外客商打造交流合作、共寻商机的平台。
 
经济复苏 加速发展
 
    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振荡出现好转迹象,但全面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中国出台的一系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经济企稳回升,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中国仍然是跨国投资合作首选地,被国际资本看好,各类生产要素还将继续向中国转移,许多外国政府、机构都在想方设法积极寻找新的商机、新的项目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投洽会作为以促进双向投资为目的、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投资促进盛会之一,将在推动各国和地区的投资合作与经贸往来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彰显其独具的活力和魅力。
    虽然去年金融危机导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动趋缓,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但中国“走出去”业务却实现逆势增长。据了解,2009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33亿美元,同比增长6.5%;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777亿美元,同比增长37.3%;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89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全年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9.5万人。中国政府将继续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开展对外投资合作业务。商务部也继续建立健全规范、合理、有效的对外投资合作体制;不断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促进、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对“走出去”企业培训,引导企业按照经济规律开展经营活动,遵守中国及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
    刘赐贵说,2010年,世界经济逐步企稳回升,但复苏的进程缓慢而曲折。要充分认识面临的困难,探索发展的新机遇,剖析世界经济热点问题,进一步提高“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质量,成为第十四届投洽会的新要求、新挑战。
 
国际交流 资本盛宴
 
    第十四届投洽会继续围绕“引进来”和“走出去”两大主题,突出国际性和全国性,突出投资洽谈和投资政策宣传,突出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突出对台经贸交流。
    刘赐贵介绍说,第二届世界投资论坛和第十四届投洽会呈现出新形势、新特点。一是国际性更加广泛,一方面,“第二届世界投资论坛”与本届投洽会同期在厦门举办,论坛举办的10多场国际性高端活动,不仅将为投洽会带来更高层次的境外客商,并将为各国和地区投资促进机构以及企业对外展示形象、推介项目创造了更多机遇和广阔空间; 另一方面,本届投洽会境外参展报名踊跃,目前已经有芬兰、墨西哥、瑞士、美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确定参展。预计今年将有80个国家和地区参展,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会。二是本届投洽会平台功能更加完善。本届投洽会将围绕新能源、节能减排、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投资等社会热点,策划举办系列展、谈、会活动,为客商创造更好的对接洽谈交流环境。如大会期间将首次举办“省(市)日”活动,配套举办专场项目对接、投资环境推介会等。商务部等国家有关部门、投洽会组委会以及境内外相关机构将举办一系列高层论坛研讨活动,已经确定的有“海外华商中国投资推介会”、“世界华商领袖论坛”、“资本论坛”、“亚洲投资基金峰会”等,预计届时将有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举办相关投资环境说明或推介会。三是本届投洽会实效性将更加突显。如同步推出“网上投洽会”,运用全球投资促进资源和电子地图、多媒体、手机3G终端客户管理系统等多种领先技术,突破传统实地会展所受的时空制约,力争实现投洽会的“永不落幕”。四是本届投洽会对台特色也将更加鲜明。把握海峡两岸和平发展主题,在展览展示方面、论坛研讨方面、项目对接方面将有一系列的活动,架起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的桥梁。
    最后,刘赐贵说,厦门市正在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春节期间在福建、在厦门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全面贯彻国务院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凝心聚力,先行先试,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福建省和厦门市作为投洽会的承办单位和东道主,始终把办好第二届世界投资论坛与第十四届投洽会当作一种荣耀,一份责任、一个机遇,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严格按照商务部领导的要求,在广泛吸取其他世界级论坛保障经验的基础上,强化接待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安全、接待、培训等方面的工作水平。我们将举全市之力,为境内外来宾提供便捷、高效、周到的服务,确保大会安全有序、顺利圆满。我们坚信,第二届世界投资论坛与投洽会同期举办,必将互相带动、相互辉映,吸引更多的世界目光,产生更大的国际影响。(载2010年5月号,世界华人企业家杂志社,P6—P7页)

新闻来源:世界华人企业家杂志社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10-05-07 14:08:13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