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成为闽台两地民众的“精神家园”

作者:沈汝发 孟昭丽
  “台湾的闽南人占73%以上,台湾文化是闽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台湾文化既延续了闽南文化的精神,又推陈出新。 
    2月27日至3月1日,林丰正率团参加在此间举行的首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这一活动由台盟中央、泉州市政府、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和台湾成功大学、台湾“中华闽南文化研究会”等共同主办。来自台湾的南音社团、歌仔戏剧团、南少林武术团、专家学者等300多人参加。
    “台湾供奉的神灵都是闽南带过去的,台湾人的生活习惯、信仰是闽南文化的延伸。”林丰正说,两岸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两岸的主流民意,两岸中国人要有善意来实现,闽南文化将发挥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福建社团联会主席林树哲说,台湾中南部语言、民风民俗和闽南一样,福建沿海一带有七、八成都有台湾的宗亲,“我到台湾去,他们都当我是台南人”。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长杨彦杰说,闽南文化是一种族群文化,在海峡两岸有着很高的同质性,这种文化以血缘为基础,具有很强的坚韧性和民众基础。
    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之间,可谓“一脉相承、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2005年福建省政府公布的10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40多项与台湾密切相关,许多至今仍在台湾广为流传。
    歌仔戏既是福建的五大地方剧种之一,也是台湾的主要地方剧种,它发端于闽南,成形于台湾,返流入闽南,至今盛行两岸;闽南一带盛行的梨园戏,在台湾也有热心的观众;木偶雕刻、闽南歌谣、南音、妈祖信仰……无不承载着两岸共同的文化诉求。
    南音是闽南人千百年来世代传承的音乐文化遗产。3月1日上午,古城泉州万人空巷,文化节的重头戏之一——第九届国际南音大会唱活动吸引了众多南音爱好者。台湾台北华声南乐团、台南南声社和鹿港聚英社南乐团等多家南音社团的精彩演出博得阵阵掌声。
    “闽台两地的闽南文化都一样,虽然说曲艺南音传入台湾后普遍叫南管,然而根深蒂固的乡音从来没有改变过。”台湾文化艺术界联合会理事主席陆炳文说,尤其是泉州人聚居的中南部一带,语言相近,甚至很多地方的称呼都相似。
    2007年6月9日,国家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大陆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实验区包括福建的泉州、漳州、厦门三地,这里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也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和保存地。
    近年来,海峡两岸闽南文化交流频繁。诸如海峡两岸民间文化艺术节、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等不胜枚举。本届文化节举办了南音大会唱、两岸戏剧展演、海峡两岸闽南语歌星选拔赛等一系列活动。
    杨彦杰说,以闽南人为主体的大陆移民一直是闽台历史发展的强劲动力。在荷兰占据台湾时期,大批移民到台湾,闽南人使用的方言、喜爱的戏曲、崇拜的神明随之入台,成为当时台南地区相当重要的文化景观。
    “清朝统一台湾使两岸连为一个整体,闽南移民到台湾不仅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力,也带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文化传统,海峡两岸由此建立起无数的血缘纽带。” 杨彦杰说。
    福建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44.8%的台湾汉族同胞祖籍泉州。目前闽南地区约有1400万人与台湾语言相同,也拥有共同的文化--闽南文化。闽南文化在台湾被完整地传承下来,并成为台湾的主流文化。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张铭清表示,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祖、同缘不可分割的文化见证和情感纽带,是海峡两岸民众共有的“精神家园”。

新闻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10-03-02 13:55:31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