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益槐黄寿祺二人转的“中药多糖”世界

作者:苏水良
———中外科学家联手研究中药多糖攻克艾滋病

    人物名片一:高益槐教授,祖籍福建省古田县,现侨居新西兰的真菌学家、医学营养学家,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首席科学家、新西兰国立梅西大学及奥克兰大学博士生导师、新西兰梅西大学Riddet学院研究统筹(Research Fellow)、新西兰天然药物研究所所长、新西兰生物活性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荷兰本瑟姆科学杂志社编委;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青岛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中医学院及延边大学等兼职教授、荣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海外特邀代表、中国国务院侨办第一、二届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福建政协委员、福建宁德市政协常委;新西兰中国科技经济促进会会长、新西兰福建同乡会会长;新西兰安发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

    人物名片二:黄寿祺教授,祖籍福建省莆田市,中国亚太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全国高科技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专业康复技术委员、上海康复保健工作指导中心主任、中国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特约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研究员,曾任国家卫生部中卫国卫保健品公司总经理,上海贝特保健品国际展览贸易公司总经理,现任上海寿祺多糖食品研究所所长,厦门中卫多糖研究所所长、艾滋病研究室主任、中外保健品医药品交易会组委会主任,香港 《东方保健》总编辑,联合国敬老总会顾问,中国国际中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中医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艾滋病高级特训班结业。
 
    当前艾滋病形势依然严峻,迄今为止,还未采取确实有效措施遏制艾滋病的发展。这不仅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危害,而且还会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为此,高益槐教授和黄寿祺教授均有10多年从事研究食用菌多糖、中药多糖的经历,经过多轮的磋商并强强联手,最近成立“世界中药多糖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筹建委员会,该研究中心成员包括中国、泰国、新西兰、美国等各国20多位顶级知名专家组成,决定在海外注册成立,这将揭开抗治艾滋病史上全新的一页。
 
两教授十年的多糖研究
 
    1998年春,高益槐把自己十年来对药用真菌的研究推向了顶峰,成功地发现大型真菌中最珍贵的药用成分——β-D-葡聚D6,并用低温水醇酶提取法获得成功。同年,高教授在天然药物领域的“三效关系”理论和生化提取技术,分获两项国际发明金奖。高教授还把从数百种真菌多糖中筛选出的活性中分子真菌多糖等十余种精华成分,与从海洋生物中提取出来的中分子活性壳聚多糖进行科学复合,在全球首创实现了不同多糖成分的药性兼容和互补,其功效已证明超越单方多糖产品,迅速而全面地调节人体的免疫能力。他还持有“一种高活性真菌多糖和其它活性成分之提取工艺”、“一种酸溶性碱性多糖之提取工艺”、“天然药物现代化低温生化多重分离提取及活化制备技术”等多项国际发明专利,为中草药的现代化科学提取、开发和应用,并走向国际化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和途径。
    1993年起,黄寿祺从事多糖蛋白生物技术的研究,历经十多年的研究和探索,逐渐认识到多糖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多糖的糖链在分子生物学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能控制细胞的分裂、分化,调节细胞的生长与衰老。先后组织主持五十多项多糖的提取,其中在国内外首创以香菇柄提取香菇多糖、米糠,香菇多糖、大米草多糖分别从龙眼、荔枝、枇杷三大果中提取多糖以及中药降血糖、中药降血脂多糖等。目前拥用多项多糖发明专利,其中有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证书五项,专利公开四项,专利受理四项。已经提取成功多项多糖科研成果正在准备申请专利。2008年3月18日,发起创办中国首家从事多糖研究的厦门卫多糖研究所担任所长,2002年9月1日在上海漕河泾国家级经济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成立中国首家从事多糖食品研究的上海寿祺多糖食品研究所担任所长,均由原中共中央书记处科技组顾问、陈云夫人于若木担任名誉所长,拥有二院院士三位,博士生导师七位,教授研究员二十多位,拥有一支我国一流的多糖科技队伍。
    如今,生物学界、医学界对多糖的免疫增强的作用的机理已深入到分子和受体方面,并已能从理论上阐明免疫作用的机理。抗艾滋病中药多糖的提取成功,其免疫增强的作用,堪称为促进免疫功能的“生物导弹”。
 
艾滋病是威胁人类安全的核心问题
 
    中国第一届艾滋病性病防治大会于2001年11月13日——16日在北京举行。由国家卫生部主持,厦门中卫多糖研究所、艾滋病防治研究中心所长、主任黄寿祺应邀出席,当面听取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彼得·皮澳特在大会上所作的二次报告,在报告中彼得·皮澳特强调艾滋病是威胁人类安全的核心问题,中国艾滋病的防治将决定全球艾滋病的负担的大小。
    今天,艾滋病问题已列在了全球政治日程的首要位置。
    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和平奖授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时,特别提到了联合国正在应对的两个新的挑战:恐怖主义和艾滋病。
    全球艾滋病、结核和虐疾新基金的设立是另一个机遇,目前已有15亿美元的承诺,已开始对这些资金的使用作出安排。艾滋病不仅仅是一个全球的传染病流行的问题,也是一个发展问题,是一个威胁人类安全的核心问题。
    亚洲是世界上艾滋病病毒感染数量最多的非洲地区,但是艾滋病的流行达到灾难性比例之前,亚洲仍然具有阻止艾滋病流行的重要机遇,这种机遇没有任何地方比中国来的真切。
    如果中国开展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力度没有得到加强,那么艾滋病的流行无疑将会继续加剧。
    如果中国通过多种途径来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在未来的十年内,中国可以避免一千万人感染艾滋病的病毒,这不仅仅意味着这么多的生命会被拯救,其疾病会被预防,而且意味着将获得直接和间接的经济利益。
    联合企业参与是迎战艾滋病的关键。没有全面的和到位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就不可能逆转艾滋病的流行,防治艾滋病需要多部门的合作,多部门合作不是一句联合国或政府的一句官话,简单来说,它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来迎战艾滋病。
    联合行动是迎战艾滋病的关键——如联合企业的参与,如泰国的一个参与艾滋病的工作的企业先锋,已经证明了他们的价植,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企业的领导已经被动员起来一起迎战战艾滋病。
 
全力研发中药多糖抗艾滋病药物
 
    黄寿祺教授介绍说,艾滋病难以治疗,其原因在于目前世界上对HIV病毒感染治疗的主要措施是以不同的酶为靶酶(即以反转录酶或HIV病毒蛋白酶为“靶酶”)的多剂并用时在HIV病毒感染者血液中检测不到HIV病毒,但在感染者的淋巴球中依然存在HIV病毒,说明HIV病毒基因的频繁变异而出现了对多种药剂有抗药性的病毒,为解决这一难题,目前世界上医学科学家们正在采用飞速发展的中药多糖工程技术来解决。据悉,美国早已用香菇多糖治疗艾滋病。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抗艾滋病的药物不但价格昂贵而且表面毒性很大,没有人能忍受长期用药,不仅经济上承担不了,而且也受不起药物的毒副作用破坏免疫系统的痛苦折磨。中药多糖是生物高科技的新产品,目前尚未发现有比多糖类药物提高免疫功能作用更显著、稳定、全面的抗艾滋病药物,高益槐、黄寿祺两位教授研发的抗艾滋病的中药多糖的原料来自多种具有抗病毒的纯天然的中草药,已提取成功的抗艾滋病的复合多糖原料是由价格低的香菇柄、海带根、龙眼、米糠、甘草、人参(生晒参)等提取成功的,经成本核算,抗艾滋病的中药多糖的成本仅为同等的抗艾滋病药物的10%。是一般经济条件的患者均能承受的。
    这种抗艾滋病中药多糖疗法的费用仅为“西药鸡尾酒疗法”的二十分之一,具有绝对的价格优势。抗艾滋病中药多糖提取成功创造一条低成本、高疗效、无毒副作用的抗艾滋病的新方法和新药的新路。(载2010年1月号,世界华人企业家杂志社,P50—P53页)

新闻来源:世界华人企业家杂志社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10-01-19 12:11:12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