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简“磨合”折射两岸对中华文化认同

作者:傅双琪 杨舒怡 王建华
  北京小学生学写“中国”二字,一共12划;台北小学生写来却要15划。
    海峡两岸共用一种语言,读音绝大多数相同,书写方式却有简繁体之分。如今,如何在二者之间架起一座方便交流的桥梁成了两岸学界乃至海内外中国人热烈讨论的话题。
    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在6月初表示,希望两岸能够在这方面达成协议。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对此作出正面回应,表示如何使两岸民众在文字使用上更方便交流,两岸专家学者可以积极探讨,充分论证。
    1949年前,中国通行繁体字。上世纪50年代,为了方便辨识及读写,大陆经过一系列的改革逐渐使用笔画更少、字形更简单的简体字,但仍允许在古籍、书法艺术等领域使用繁体字。而台湾、香港、澳门和许多海外华人则通用繁体字。
    近年来,一些大陆语言学家提出应“识繁书简”,甚至有人提出恢复使用繁体字。今年3月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曾建议大陆恢复普遍使用繁体字。他认为,有些字在简化过程中丧失了文化内涵,此外,电脑输入普遍用拼音,繁体字书写复杂已不再是障碍。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董琨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也说,中国人应该能认识、读懂繁体字,这是传统延续的一种方式。
    “文字不仅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形体反映了先民的思想和历史情境,书法艺术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部分。”他说:“现代中国人依然能读懂2000年前的书籍,这在世界上非常罕见。”
     虽然对大陆越来越多人不识繁体字感到可惜,但董琨认为,汉字简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且实际上,早在上世纪初,人们就试图简化汉字,甚至提出汉字拼音化,力图与西方接轨。30年代,国民政府曾经推行过这个政策但没有成功。

新闻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09-07-15 09:17:09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