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四市高官换岗加速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

作者:陈宝成

    涉及厦门、福州、泉州、漳州,旨在应对海西经济区发展提速压力。
    一个月前,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更因为与台湾的特殊地缘关系,使得海西四城市党政高官换岗备受关注。
    海西发展目标要求201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福建省这一轮人事调整,旨在应对区域发展提速压力,为该目标的实现提供组织领导保障。
    随着漳州市委原副书记、市长李建国6月16日出任泉州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市长,海峡西岸经济区内厦门、福州、泉州、漳州四城市高官在短短一周内实现了大范围换岗。此前,福建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于伟国调任厦门市委书记;福建省副省长苏增添兼任福州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理市长;漳州市委副书记、副市长陈冬调任漳州市代市长。

厦门:新书记熟悉厦门有利工作

    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于伟国履新时指出,“(厦门)要‘冲冲冲’,始终走在(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
    关于于伟国履新厦门,福建省委副书记于广洲曾称:“考虑到厦门是经济特区,是海西发展龙头,是两岸交流合作重要前沿平台,处于重要和特殊的位置,由一位熟悉厦门情况的中共福建省委常委来担任中共厦门市委书记,对工作比较有利。”
    于伟国早在1995年8月即挂职担任厦门市长助理,此后陆续担任副市长,市委常委、秘书长,组织部长,市委副书记等职直到2005年初。
    香港《文汇报》认为,参与了厦门经济特区起飞发展过程的领导指挥工作的于伟国,对厦门的发展历程了然于胸,相信这些对于推动厦门在更高平台上发展将大有助力。

福州:副省长兼市长助力发展

    福州是福建省省会,作为代市长的苏增添,还是分管发改委和国土资源等工作的副省长,由副省长兼任福州代市长,这在福建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与厦门的“冲、冲、冲”不同,于广洲转述福建省委的话说,福州是“重、重、重”,要求福州在海西建设中勇挑重担,先行先试,走在前头:“倍加珍惜并紧紧抓住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这一重大机遇,在大机遇中实现大发展。”

泉州:新市长曾任当地5县“县官”

    与于伟国类似,泉州新任代市长李建国,也是与故乡再续前缘。
    泉州有11个县(市、区),自1995年起,李建国任过其中五个县(市)的党(政)“一把手”,其中有欠发达的山区县,也有县域经济排名中国内地前列的沿海发达县级市,其本地“县官”的从政经历,在泉州市历任官员中鲜有人及。
    于广洲就泉州贯彻落实《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时强调:泉州要大胆地创、创、创;要特别关注两岸产业合作和文化交流,积极承接台湾优势产业转移,努力推动泉台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

漳州:市长上任当天任免两局长

    漳州位于台湾海峡西岸,是著名的侨乡和台湾祖居地。
    漳州近年来确立了“海西建设,漳州先行”的发展主线,正在追赶厦门和泉州,大力发展工业,力图改变“厦门后花园”和单纯农业大市形象。
    今年45岁的陈冬,是此番海西四城市党政高官履新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任过共青团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青联副主席、主席、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去年5月任漳州市委副书记、副市长(正厅局级),7月兼任中共漳浦县委书记。
    漳州市人大本月16日召开常委会议,决定中共漳州市委副书记、副市长陈冬代理漳州市长职务,负责市政府工作。而当天会议还通过陈冬提请,任免了公安、农业两局局长。这也成为陈冬履新以来的首次人事任免。

新闻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09-07-10 01:02:08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