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都安溪“谋划国际化”

作者:谢文哲 吴清远
  今年2月5日,全县三级干部会暨“项目建设年”动员会召开。会议在部署“茶产业提升年”活动时,把中国茶都转型升级,列为提升年活动8项重点工作的第2项,显示了县委、县政府对这项工作的格外重视。
    自2000年12月18日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以来,中国茶都从起步到繁荣、从功能相对单一到配套齐全、从简单管理到相对规范、系统管理,经过不断的努力与探索,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大、功能全、品位高的大型专业茶批发市场。在全国掀起茶叶市场建设热的形势下,中国茶都应时而动,捕捉先机,谋划着拓展功能、培育特色等的改造升级。

建立全国市场联盟

    市场与市场之间的联合、联盟与合作,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发挥各自的长处,优势互补,从而形成一个新的集合体、联合体,创造出一个新的形象和新的品牌,并以较大的优势和雄厚的实力去迎对市场的竞争。市场联盟建设既包括与本地市场、外地市场的联盟问题,也包括本市场的连锁扩张问题,还包括以本市场为基础形成的产业链建设问题。
    盛世兴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安溪铁观音以始料不及的速度迅速扩张,并迅速成为中国茶市之领航,在国内已形成了福建、广东、长江流域和北方四大区域市场,茶叶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同时,不断向周围省份和城市辐射,市场研究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为不断出现的新市场,组建安溪铁观音全国市场联盟是很有必要的。
    中国茶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连芳介绍说,组建安溪铁观音全国市场联盟,目的是通过签署合作或协作协议,建立起安溪产地市场与全国销区市场的横向联系,建立合作交流的平台和机制,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争取实现更广泛的合作和互助,从而确立安溪产地市场的核心地位,提升市场辐射功能。组建联盟后,叶连芳透露,下一步争取在全国茶叶流通协会,成立安溪铁观音市场联盟分会,发布铁观音价格指数,进一步拓展其功能和影响。
    据了解,目前中国茶都已与浙江嘉善、福建福安、湖北襄樊、山东菏泽、临沂、德州等地的茶叶市场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而山东青岛、潍坊等地的茶叶市场目前也有签订协议的意向。下一步,中国茶都还将积极与广东、浙江、江苏、湖南、河南、河北、山西、天津、辽宁和吉林等地的茶叶市场洽谈合作协议。 

完善服务体系建设

    11日,中国茶都综合楼3楼多功能厅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茶叶竞价(试行)交易会,试拍会由泉州云峰拍卖行主持。经过竞拍,竞拍号296号的华福茶厂竞得10斤802元的铁观音。当日,12个试拍茶样成交7个竞拍成功。试拍会的成功举办,意味着传统茶叶交易方式行将发生革命性变化。
    围绕中国茶都转型升级,中国茶都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俊滨介绍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着手进行茶叶价格指导服务体系、中国茶都茶叶拍卖(竞价)交易中心、品牌超市等一系列建设。
    茶叶价格指导服务体系建设,是由县茶业总公司具有国家二级评茶员以上资质的人员和县物价局相关人员组成茶叶价格领导小组,在交易大厅设立茶样价格指导服务站,每日派出相关人员2-3名在茶都交易市场提供茶叶质量、价格咨询服务。同时,对泡茶台、公平秤等进行同步改造。
    茶都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目前已完成所有线网布线工作,它的投入使用,将有力推动网上交易和铁观音品牌推介。利用“中国茶都”知名度开展网上茶叶交易业务;建立网上交易茶产品质量、价格的监管机制,促进网上交易平台的健康发展;探索、筹建中国茶都(安溪)国际茶叶拍卖交易中心,加快实现市场形态从以有形市场为主向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并重转变。    
    茶叶质量检测监督方面。在茶都综合楼2楼设立茶叶质量检测中心,已建成快速检测室,县工商局派驻工作人员对市场交易的茶叶进行检测和监管,并建立台帐登记制度。一个茶样,经过几分钟的快速检测,就能鉴定质量是否合格。
    茶叶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方面。县农茶局、工商局、质检局和茶都集团联合制定出台了茶叶质量可追溯制度实施办法,从种植、加工和经营等环节,进行层层把关,逐步实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确保市场上流通茶叶的质量。
    陈俊滨介绍说,传统“一对一”的茶叶交易方式,由买方与卖方洽谈成交,比较注重买卖者之间的信誉和服务,有利于建立长期的良好业务关系。但这种单一的方式不能适应市场拓展的需要。特别是茶叶经营权放开后,多头出口,造成互相压价,效益流失。而拍卖市场这种交易方式,产销直接见面,衔接紧密,现货现卖,相对降低了成本。
    因此,建立中国茶都茶叶拍卖(竞价)交易中心势在必行,这将有助于活跃交易氛围,优化交易资源配置,吸引大公司派驻茶都,使茶都起到次茶业总部经济作用,从而带动茶叶种植、加工、贸易手段的全面变革。同时,要建设综合服务体系,主要是指五大服务系统,首先是交易系统,要有交易大厅和电子交易系统,交易大厅拟设于茶都第二交易大厅;其次是物流系统,能提供分级、保鲜、包装、装卸、运输、仓储、配送等服务;三是安全保障系统,有茶质检测机构;四是冷藏保鲜系统,主要是要有专用仓库、冷藏库;最后还应当有海关、质检、工商、银行,以及铁路、公路、航空代理服务等。
    品牌超市建设方面。主要按照“大超市、大网络、大文化”的设计理念,在中国茶都集团2楼设立品牌超市,制定品牌超市准入条件、优惠办法和管理服务办法,开设品牌企业柜台,将品牌超市办成我县品牌企业产品展示厅。

优化市场交易环境

    “要聚财气,先聚人气,要经济对接,首先要环境对接。”陈俊滨说,环境是发展的基础和平台,抓环境就是抓出路,具体来讲就是要一手抓硬环境建设,解决好“筑巢”问题;一手抓软环境建设,解决好“引凤”问题。
    中国茶都自开业以来,一直致力强化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市场交易软硬环境,开展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市场的繁荣稳定。陈俊滨表示,在中国茶都转型升级之际,下阶段将加大综合整治工作力度,优化市场交易软硬环境建设。
    要成立综合治理办公室,从茶都集团、行政执法局、工商局、城厢派出所和茶都交警中队等单位抽调人员,组成综合执法队,常驻茶都,负责对茶都区域实施长期有效的管理。对市场交易秩序、店铺经营环境及交通等公共秩序开展全面整治;对茶都广场正面、综合楼二楼和环交易大厅店铺内外形象进行统一整改,提高整体形象;开展“诚信经营店”等各类评比,提高经营业主的自律水平。制定出台茶都市容市貌规范管理办法,建立严格绩效考评和奖惩制度,规范车辆停放、卫生管理和绿化管理,打造整洁、卫生、优美的大环境。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同时,对夜景工程进行整改,亮化茶都。
    谈到中国茶都下一步工作,陈俊滨说:“要加快实现运作模式从管理市场向经营市场转变、加快实现经营主体从行政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加快实现市场形态从以有形市场为主向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并重转变、实现管理服务从注重物业经营和管理向承载综合服务功能转变,努力探索茶叶批发市场与现代商贸产业接轨的有效途径,力争将中国茶都打造成全国茶叶交易中心,建设成为商贸茶都、科技茶都、人文茶都和旅游茶都。”

相关链接: 

   
中国茶都——安溪全国茶叶批发市场于2000年3月5日动工兴建,同年12月18日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随着二期、三期工程先后竣工投入使用,目前,市场占地25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建有1800间(套)商住两用店铺,两个茶叶交易大厅,3000多个交易摊位。还建设茶都客运站、茶都酒店、茶文化博览馆、文化广场、诗词长廊、茶文化研究中心,茶叶质量检测中心、电子商务网站、安全监控系统、电子收费网络、办公现代化系统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目前已经成为全国茶叶专业市场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功能配套最齐全、风格档次最高的茶叶新都市。
    环境设施配套。在逐年扩大市场主体建设的同时,依托市场依山傍水的地理条件,几年来先后投入资金3500多万元,完善市场区域道路硬化,环境绿化美化、霓虹夜景、建设停车场、垃圾处理、污水排放工程。高标准的区域消防配套,不断优化交易场地环境。
    区域安全监控系统配套。在市场区域设65个监控点、高速摄像机、备用电源。总投资100多万元,布设监控点近百个,可全天候实施监控,覆盖率达95%,视频监控信息可保持15天以上,能支持自动报警及现场指挥处理突发事件。2008年,又投入80万元,安装有96个视频探头视频监控系统。
    信息网络配套。茶都信息网络配套于2001年6月投入20多万元,建设一楼电子大屏幕,门户网站。网站主要以茶都简介、茶都经贸、茶文化、茶科技、茶业盛事栏目为主。网站2001年12月被农业部指定为“农业部农产品信息网信息采集点”2002年又投入60多万元,完成二楼电子大屏幕系统及商务网站场地装修。增加茶都新闻、茶叶科技以及以茶叶流通信息、茶叶价格走向栏目。从原来功能单一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作用日益显现。2006年又投入近200万元进行网络升级,市场公平秤、电子传真、交易数字联网、办公现代化,工程项目实施后,通过上网触摸屏随时可以查阅市场行情及有关情况。
    质量检测配套。先后投资600万元建设茶叶质量检测中心。购置高精度的检测设施,提高茶叶质量检测能力。抓好生产和流通环节中的茶叶质量监督。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对农残超标的茶叶严禁进入市场交易。茶都茶叶质量检测中心,同时也是福建省乌龙茶质量监控中心。
    茶文化设施配套。几年来先后投入近4000万元资金,用于茶文化设施配套建设。建设3万多平方米茶都文化广场,制茶工艺石雕文化柱,800多吨花岗岩大茶壶,5000多平方米的茶文化博览馆,配套了品茗厅、茶艺表演厅、多功能大厅,1400米沿湖茶诗长廊,3万多平方米的茶都公园,年接待参观、考察旅游者3万多人次,9年接待30多万人次。
    中国茶都搭建一个良好的茶叶交易平台,2001年,市场茶叶交易量0.38万吨、交易额2.8亿元。2008年,市场交茶叶易量1.55万吨,交易额15亿元。先后被评为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全国定点市场、省十佳农牧业龙头企业、“全国重点茶市”,福建工商局共建规范市场先进单位,商业部认定“双百市场”,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农业旅游示范单位,省“农产品标准化批发市场”。

新闻来源:安溪乡讯社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09-06-15 22:08:21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