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亟待建立保鲜物流体系

作者:孙洪磊
  当前我国果蔬产后保鲜、冷链物流产业应用范围狭窄、发展滞后,每年果菜的损失浪费率十分惊人。
    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从加强对果蔬保鲜业的扶持、完善果蔬保鲜物流体系、加强保鲜科研方面投入三方面入手,促进我国现代农产品物流保鲜产业的发展。
    有关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目前食品低温物流主要分为几大类:冷饮、肉制品、速冻食品、乳制品、水产品以及水果和蔬菜。其中,2006年我国水果总产量为9700万吨,蔬菜总产量为5.6亿吨,相当一部分需要低温物流。但目前,我国水果和蔬菜总量中只有10%~20%利用了低温物流,品种也仅限于一些经济效益比较高的水果,而发达国家一般在80%左右。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发现,我国每年生产的水果蔬菜从田间到餐桌,损失率高达25%~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普遍控制在5%以下,美国果蔬在保鲜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退休专家修德仁说,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种植业开始向优势地区集中,但由于保鲜技术不过硬、产业化经营程度低,各个果蔬主产区普遍陷入了产品储不进、运不出的尴尬境地。为了避免果菜白白烂掉,农民无奈之下只能地产地销、季产季销,严重影响了产地农民的增收和种植积极性。这种尴尬格局至今没有打破。
    有关专家分析并建议,目前我国现代农产品保鲜物流产业应从三方面实现进一步突破和发展:
    在资金、人力等资源配置上,地方政府应加强对果蔬的贮藏保鲜业扶持和投入。当前地方政府普遍“重产前轻产后”,从田间到市场缺乏完整建设,缺乏保鲜这一重要环节,无法解决产地与销地的供求不均衡问题。
    完善果蔬保鲜物流体系“冷链”运输系统。我国应尽快提高农产品的贮藏设施、运输冷藏设施、保鲜包装材料的建设和开发水平,对现有各地城镇的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加强市场流通体系的软硬件设施建设。
    加强保鲜科研方面投入。目前农产品保鲜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属于公益性质,但一些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得不到政府财政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基础性研究、新型产品创新等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一些基础性、公益性的农产品保鲜技术研究受到影响。

新闻来源:中国食品质量报

责任编辑:苏水良

加入日期:2008-06-24 13:50:58

CFHXZZS®  财富海西茗茶®  书识苏识®  香宵玉窍®  福苑社®  苏福水清良茶®

财富海西 版权所有   E-mail:33958373@qq.com 

Copyright © 2019 财富海西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9004783号-1